队伍建设

(周宁)一位女偷渡客眼里的中国警察

2020-07-28 23:55作者:龚丽雯 张苏闽 肖来源:
    11月24日下午3时,在周宁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记者见到了风尘仆仆正从宁德赶回来的大队教导员陈月容。刚坐下来,她便向民警询问道:“最近办的案子有什么问题?违法嫌疑人都还配合吧!”

 虽然如今已不参与办理具体案件,但对曾肩负出入境绝大部分案件主办任务的陈月容来说,关心案情进展是一种本能。“出入境的每一个案件,即使再简单,都是涉外‘大案’。”在与陈月容聊天过程中,她说起了一起令她印象深刻的非法入境案。

 “一次抓获13名越南籍非法入境人员,上级将该案的审查工作交给我主办。”对于陈月容来讲,这个挑战真不小。

 “从警20余年,我做的都是窗口工作,从未有过办案经历。以前学的审查技巧早忘了不说,13名违法嫌疑人中唯一的女性黄氏某更是十分棘手。”陈月容回忆说,在拘留审查初期,黄氏某很不配合。每次做笔录,黄氏某总是一声不吭地缩在一角,问10句话,往往都答不上一句。当时,光询问黄氏某的个人基本信息,就费了不少工夫。

 但更令陈月容头疼的还在后头。由于饮食不习惯,审查期间,黄氏某拒绝食用拘留所提供的食物,这直接导致她多次出现昏迷。但当民警问其需要吃什么时,她又总以沉默回应。

 尽管在出入境窗口服务了20年,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但像黄氏某这样的人员,陈月容还是头一回碰见。起初陈月容以为黄氏某是故意不配合调查,但随着交流的增多,她渐渐明白了黄氏某原来是缺乏安全感。

 很快,事情有了转机。那天,13名非法入境人员按规定进行身体检查。一开始,黄氏某还十分配合,但到抽血时,她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细心的陈月容发现,每当医护人员拿着针靠近,黄氏某就会试图躲避。

 “莫非是晕针?”陈月容心中疑惑。果然,在一番比划后,黄氏某用不标准的中文,小声地说了个“怕”字。

 第二天,陈月容早早赶到拘留所,提前给黄氏某打了“预防针”。“等等你就牢牢抓着我的手,闭着眼什么都别看。”在陈月容安抚下,黄氏某终于配合医生抽了血。看着陈月容手臂上被自己掐出的红印,黄氏某脸上满是愧疚。

 经历了这么一次小“风波”,黄氏某从心里开始接受陈月容。她会主动跟陈月容说话,甚至还掏钱让陈月容帮忙买吃的。

 最后,在黄氏某的配合下,周宁警方很快查清楚她的真实身份,并依照法律规定,将包括黄氏某在内的13名非法入境的越南籍人员成功遣送回国。

 回国前,陈月容给黄氏某带去两大包衣服、食品,并一再嘱托随行民警照顾好她。在大巴启动前,黄氏某用生涩的中文说了句:“姐姐,你们中国的警察真好!”

陈月容在认真地查看卷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