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强市】“花式”宣传 “声”入人心——柘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美丽乡村行”交通巡回宣讲侧记
本网讯 她们跋山涉水,日骑百里,只为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不留死角;她们巧借非遗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交通安全知识“剪”进表情包;她们运用“互联网+”,在开展交通宣传的同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柘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女子骑行中队扎实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通过走村入户“唠安全”,非遗文化助宣传,“萤火虫”线上普法等“花式”举措,扎实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普法宣传,足迹遍布县域117个行政村(社区),全力推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改善。
跋山涉水,让交通安全知识“走”近群众
“平常进城您可以打电话约村村通车辆来接您,千万不能坐路边的货运车或是农用三轮车……”近日,距柘荣县城20余公里外的东源乡桃坑村,女子骑行中队负责人彭丽华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正在向村里留守的陈阿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哪里有群众,交通安全知识就宣传到哪里”。这是女子骑行中队一直以来坚持的宣传宗旨。当天,女子骑行中队队员从上午9点至下午18点,骑行140余公里,共在2个乡镇8个村开展交通安全普法宣传。
道路交通安全,农村系于一半。“即使村中剩下的只有老人,我们也会坚持走下去。他们能叮嘱在外的子女一句喝酒不开车或是系好安全带,远比我们费尽口舌效果更好,这就是我们跋山涉水的意义。”面对一些农村老人一般不出村,何必要去宣传的质疑声,彭丽华这样说道。
宅中中心校是柘荣县最偏远的一所学校,距县城40余公里,仅有46名学生就读。这些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缺少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影响孩子的入学安全。
今年年初,女子骑行中队队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课堂,她们带领孩子们一同观看警示教育片、认识交通标志,通过游戏互动让安全知识深入童心。
如今,对于女子骑行中队队员们而言,“美丽乡村行”已不仅仅是交通巡回宣讲活动,她们除了向村民们普法,还会提前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需求,为他们带一些药品或是生活用品,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非遗文化,把交通安全知识“剪”进表情包
如何让原本枯燥的交通安全知识变得更“有灵气、冒热气、接地气”?“剪纸文化”是女子骑行中队的一大“绝招”。
2022年3月9日,剪纸表情包“柘荣女骑说交通”一经推出,就深受群众喜爱。表情包共有24款,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提示、工作职责展示、违法行为规劝等,巧妙运用表情包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
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柘荣县,剪纸文化早已融于群众生活。“我们结合地域特色,将世界非遗——柘荣剪纸融进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由此创作了系列‘剪纸交通安全表情包’。”提及“剪纸交通安全表情包”创作灵感,彭丽华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女子骑行中队持续推出交通安全系列剪纸海报,其中,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雨天安全出行、夏季酒驾醉驾集中整治百日行动、中秋节“有安全 更团圆”等系列剪纸海报均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博采用。
此外,女子骑行中队针对如何提高“一老一小”交通安全意识,举办“老年大学交通安全剪纸比赛”和儿童夏令营剪纸教学。创作了交通安全剪纸团扇、围裙、袖套、摆件等作品,作为宣传小礼物赠送群众,广受青睐。
微警务室,用“萤火虫”照亮服务“最后一米”
为了方便与群众交流,女子骑行中队把社区警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建立线上交流平台,设立“萤火虫”微警务室,在开展交通宣传的同时,面对面收集群众涉及交通出行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困难诉求。
“您好,去年买的三轮车要到哪里年检?都需要带什么材料?”“6年内的车辆请车主本人携带保险单及行驶证到交警大队窗口办理即可。若是他人代办,还需要携带一份委托书。”……
每一天,“萤火虫”微警务室都会收到大量群众的问题和反馈,女子骑行中队队员们在收到提示后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并及时解决问题。即使有时遇上不属于女骑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她们也会引导群众向相关部门咨询,确保做到“有问必应”,不让群众吃“闭门羹”。
同时,女子骑行中队队员利用“萤火虫”微警务室进行线上道路安全提示、法律政策宣传等信息的扩散。截至目前,女子骑行中队共利用“萤火虫”微警务室开展宣传95次,受益群众达50万余人次,接受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