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强市】古田县公安局:打造立体化防控体系 严密社会面治安维护
本网讯 近年来,古田县公安局以深化公安改革和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契机,推进立体、信息、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以实战标准,从优化要素供给、优化结构提升、优化应用增效入手,初步构建起县域“地、空、天”立体大巡防工作体系,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县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实现“双下降”,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立足“本手”固本培元,下好部署“先手棋”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大力推进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大巡防”工作,由党委政府牵头、公安负责推动,组建起14支覆盖全县各乡镇的“夜鹰巡逻队”,以维护夜间治安秩序为工作目标、以巡防治安薄弱点为工作重点,完善街面巡控“第一道防线”,确保警力全天候、全方位充足,有效遏制和打击违法犯罪。
部门联防,完善巡防机制。完善以巡特警二级指挥平台为龙头,街面出警力量、社会巡防力量为犄角的街面巡处“一中心四联动”机制,通过“联巡、联处、联勤、联动”科学叠加力量、互补功能职责、混合编组重点节点安保力量,街面见警率提升20.6%。
扁平指挥,健全研判体系。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建立街面动态信息研判体系,强化社会治安动态分析,提前将警力部署在案件易发、秩序混乱的地段,做到动中备勤、动中出警、快速处置,及时核查监测预警线索,妥善处置各类线索指令信息,快速反应率提升至97.13%以上。
善用“妙手”守正争优,布好立体“防控棋”
街面精准布点。以城区中心点文化公园警务站为依托,围绕2个派出所、2个交通岗亭,2个机关驻地设立6个治安防控点,每日安排6个勤务小组巡至防控点签到驻守,驻守期间对防控点附近徒步巡逻,每2小时轮换一次驻守岗亭,确保路面动态巡逻不间断,形成强大威慑力。今年以来,全县城区侵财案件比降27.9%,街面“两抢”案件零发生。
视频巡逻组网。以指挥情报中心为依托,建立城区视频监控中心,整合公安视频监控球机探头、交通卡口枪机抓拍探头,通过对重点路段、人员密集场所球机视频探头调转巡查,对交通卡点抓拍探头调阅比对,及时视频跟踪追查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落地核处,实现视频巡查与巡逻力量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已相继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3名,协助破获案件43起。
网络巡控提质。将网络安全监管巡查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防控纳入立体巡防体系,以7×24小时全天候网络巡查为基础,重点对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社交应用、网站开展针对性网络巡查,提升本地网情收集和舆论引导处置能力。今年以来,通过网络巡控与地面巡控联动,提前侦测2起规模性聚集事件,并在发酵前妥善处理。
摒弃“俗手”聚焦实效,走好队伍“规范棋”
建强应急体系。建立高效的指挥运作体系,细化完善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应急处突预案,进一步梳理明确指挥权责,规范调警程序,确保指挥体系与各类方案预案紧密衔接,处置方案预案管用实用。
锻造专业队伍。通过开展送教上门、视频教学、全警实战大练兵,确保精准实训、训战融合,不断完善指挥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全面提升一线快速反应力量实战能力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参加执法培训班18次,警务实战培训5期,实战大练兵参测人员达700余人次,切实提升队伍能力素养。
强化监督提质。通过视频巡查、街面抽查等方式,对巡防质态进行全方位监督,下发警情处置问题数据,解决重复警情3起,下发执法情况通报10期,督促整改查漏补缺,同时将可防性案件压降率、盘查抓获情况、巡防工作质态等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时督促工作进展,全面推动警务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