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强市】踔厉奋发,勇毅笃行!宁德司法2022年答卷来啦!
本网讯 2022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司法厅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统筹抓好战疫情、助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法治宁德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法治一体建设这一主题,深入实施依法治市“主体工程”,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统筹谋划。提请召开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十、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法治宁德建设规划(2021—2025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等文件,谋划落实依法治市各项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年终述法制度,会商市委组织部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牵头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实施方案》,从提升法治保障、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等6部分明确18项具体措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会同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门对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
二是做好行政立法、备案审查等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成《宁德市市区内河管理条例》地方性法规草案审查,组织开展《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办法》等立法后评估。
出台《宁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有效期制度。对32件市政府、市政府办规范性文件送审稿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经审核出台规范性文件22件,并按时报送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审查合法率连续四年保持100%,位居全省前列。组织开展涉及“放管服”改革、违规设定罚款等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或宣布失效133件。认真做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涉法事务178件。
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推动市公安局等16个部门完成“四张清单”编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市工信局等17个市直部门完成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
对部分市直及县级行政执法单位603件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以检查促提升,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组织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宁德考区考务工作,各级行政机关3480人参加考试并取得较好成绩。
四是提升行政复议应诉能力。持续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成效被省司法厅以文件形式通报表扬,并在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07件,其中市政府本级76件,案件调解率达46.43%,行政复议合法率连续四年保持100%,位居全省前列。
出台《进一步降低全市行政机关败诉率工作意见》等文件,推动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和全市行政应诉工作推进会等,派出工作组到部分县(市、区)以及重点项目安征迁指挥部开展现场督促指导,实现行政诉讼败诉率同比下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同比上升。
五是深化普法依法治理。精心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推动44个市直重点普法责任单位制定、实施年度普法责任清单。3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现有国家级示范村(社区)13个、省级示范村(社区)83个。
维护稳定工作卓有成效
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这条主线,深入实施平安稳定“守土工程”,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一是切实履行好重点人群组组长单位职责。认真履行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赋予市司法局的职责,组织召开两次重点人群组联席会议,对特殊人群和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市平安建设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依法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严格落实社矫对象信息核查制度,对全市社矫对象进行了20轮次信息化核查,共抽查68万次签到情况,严防社矫对象漏管失控。规范社矫对象外出、变更执行地等事项审批和奖惩考核,对全市40个受委托司法所组织开展5次矫务督察,提出督察意见17份,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指导寿宁、福鼎两地按照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标准完成社矫中心升级改造。我市社区矫正机构6个课件在全省社区矫正工作教学课件评选活动中获奖。
三是扎实抓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开展刑满释放人员“强弱项、建机制”专项活动,主动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安置帮教工作质效。加强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核查,逐人逐一比对信息,核实补录信息1268人,确保刑满释放人员信息库数据准确完整。做好涉疫中高风险地区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和衔接工作。
四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打造以“民间枫桥”“园区枫桥”“社区枫桥”等为组合的“山海枫桥”,全面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重点行业领域成立135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公安、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12个重点部门实现行政调解组织市、县两级全覆盖。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2万件,调解成功2.43万件,调处成功率达98.21%。其中,调处医疗纠纷90件,调处成功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切实守好社会安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法律服务质效持续优化
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深入实施法律服务“惠民工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竭尽所能为全市人民提供全方位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一是全力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制定出台宁德市司法局《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十条措施》《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八条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有序复工复产,省、市电视台均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持续开展“百所联百会”工作,深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走访民营企业60多家,帮助企业排查法律风险100多个。
二是提升保障改善民生实效。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嘱托 打造新时代福建‘148’品牌”三年行动为契机,指导各地培育具有特色亮点的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柘荣县“草根和事佬” 助推基层微治理》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入选省司法厅“调解148”品牌之“系列枫桥”篇精品案例。全市9个公证机构实现了学历公证、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纳税状况公证等4个公证服务项目“跨省通办”,2个公证处开通远程视频公证业务,共办理“跨省通办”公证服务12件、办理“零接触”公证316件。实现“12348”法律服务热线“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并与“12345”热线归并运行,累计接听群众热线法律咨询17469件。
全面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187件。
三是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监管。巩固深化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指导市律师协会成立律师服务收费争议调解委员会,推动各律师事务所全部制定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
组织开展律师行业“警示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律师执业宣誓、惩戒纪律教育宣讲等形式,教育引导律师队伍规范执业。持续开展法律援助案件抽查评查、庭审旁听、电话回访,提升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加强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监督管理,实现公证行业零投诉、司法鉴定行业投诉案件数量同比下降60%。
四是圆满完成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严格落实司法部“十个百分百”工作要求,强化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考务安全管理、防作弊设施、应急处置以及网络电力保障等工作落实,圆满完成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组织实施工作,市司法局连续四年被司法部评为表现突出单位。
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围绕忠诚干净担当这一要求,深入实施队伍建设“固本工程”,巩固拓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着力锻造司法行政铁军。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司法行政系统落地落实、开花结果。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5次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等内容,推动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实施办法,深入开展“三提三效”行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落实廉政提醒谈话制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观看警示片《零容忍》等,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
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和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与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深化“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指导督促各支部规范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制度。
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浴血誓言》等红色电影,参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闽东革命纪念馆等,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认领撂荒农地15.7亩,下拨20万元资金帮扶蕉城区东源村、周宁县仕本村建设。
组织律师行业全部党支部与18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涌现出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乡村振兴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等特色服务项目。
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通过“一学三比”大练兵大比武、社区矫正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干部职工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28批164人次党员志愿者下沉蕉城区八都镇、七都镇、漳湾镇以及霞浦松城街道康辉花园封控区,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了司法行政人的担当作为。
2022年,市司法局被授予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市级无烟党政机关、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部署要求,着力抓全面、突重点,着力强弱项、补短板,着力抓创新、促提升,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宁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