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宁德
宁德市司法局四项举措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的法律保障
2020-07-28 21:13作者:2013-10-25来源:
法律援助是政府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救助,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今年以来,宁德市司法局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运行机制,积极改进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的需求,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一是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对农村五保、城市低保和社会残疾人实行无条件援助;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免予经济审查;将涉农案件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邻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等涉及民生事项,列入法律援助受案范围。1-10月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9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3%。
二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网络。在规范乡镇(街道)和工、青、妇、残等及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市总工会、民政、计生等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成立职工维权援助律师志愿团,对低保人群、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老年人发放法律援助卡,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三是积极出台法援便民利民措施。推进法律援助中心一层临街窗口化建设,认真践行社会服务承诺,在各法律援助机构中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办理等优质高效的服务措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还积极整合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法律服务所资源,定期主动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充分体现民生为大、民生为先、民生为重的司法为民理念。
四是优化法律援助运行机制。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查、指派等环节制定具体的业务规范,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回访制度,设立投诉电话,定期征求社会各界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对农村五保、城市低保和社会残疾人实行无条件援助;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免予经济审查;将涉农案件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邻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等涉及民生事项,列入法律援助受案范围。1-10月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9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3%。
二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网络。在规范乡镇(街道)和工、青、妇、残等及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市总工会、民政、计生等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成立职工维权援助律师志愿团,对低保人群、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老年人发放法律援助卡,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推进法律援助工作。
三是积极出台法援便民利民措施。推进法律援助中心一层临街窗口化建设,认真践行社会服务承诺,在各法律援助机构中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办理等优质高效的服务措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还积极整合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法律服务所资源,定期主动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充分体现民生为大、民生为先、民生为重的司法为民理念。
四是优化法律援助运行机制。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查、指派等环节制定具体的业务规范,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建立法律援助案件回访制度,设立投诉电话,定期征求社会各界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