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宁德
法官组团服务走前头 延伸司法职能为大局
2020-07-28 22:48作者:周思海 2013-10-12来源:
在柘荣县最古老的街市——溪坪老街,街口转弯处有一间不起眼的工作室,这是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乡镇组驻溪坪社区工作场所。
在柘荣三中文体中心三楼,专门腾出一间,供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校园组使用。
在县重点药业企业“广生堂”的法务部,并排悬挂着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的铭牌。
自2012年3月份以来,柘荣法院结合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和“司法走转改”活动,在宁德全市法院率先成立“法官服务团”,组成三班人马,进驻乡镇、企业、校园一线开展法律服务,***群众、师生、企业主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解决“闹心事”,将大量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提升服务保障大局能力。
体恤为民显公信
8月9日下午,连续调解完两个案子的双城法庭胡坤龙庭长,正抓紧小憩,连日的高温和高强度的“作业”,他显得很疲乏。
“老胡,我这又有麻烦啦,请您过来一趟”没能休息片刻,老胡的手机响起来了。
10分钟,老胡来到了现场,经过了解得知,家住溪坪街的吴阿婆因邻居谢某建新房,导致其老屋的墙体开裂,而年轻的谢某仗着吴阿婆孤弱,迟迟不肯作出维修或赔偿。面对这一情况,老胡首先协调社区干部,把吴阿婆转移到安全的住所,再者做起谢某的工作。
“她那破房子,原本就这样,不关我事”谢某态度蛮横。
“是你打地基的时候导致墙体开裂的,周围的邻居都可以作证,况且这事人命关天,你可想好,千万别因小失大”老胡分析案情利害。
为了让吴阿婆早日搬回老屋,老胡整整来回奔波了三天,谢某最终同意给老房子修补并加固,邻里重归于好。
考虑到吴阿婆生活困难,老胡又向院里申请,让她成为法院的扶贫结对户。
“法官服务团”的实施,改变群众过去上法院打官司所带来的时间长、费精力等困局,法官走出法庭,走进老百姓的家门,及时高效公正的化解纠纷。
慈母仁爱露真情
今年3月,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公诉至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校园组重要成员、少年庭庭长陆秀容承办了这件案子。
她认真审阅案卷后,发现被告人小晴是一名正在上高二的在校学生,如何会在短短的一周内连续实施两起抢劫呢,作为一名从事少年审判工作20多年的老法官,她认为这个还有很多疑点没解开,带着疑问她在看守所会见了小晴。
“我爸妈,还有姐姐,每周都会给我钱,我不缺钱,只是想尝试这种感觉”
“什么感觉?”
“不劳而获的快感……也想试试自己的胆量”
第一眼见到的小晴,并未见其有不良少年的跋扈,一副眼镜之下,面庞略显羞涩,总是低着头不爱说话。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又多次深入校园、被告人所在的社区及其父母了解情况。
通过学校老师的介绍,小晴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尊敬师长,同学关系和睦,没有不良嗜好。小晴所在社区的负责同志也证实,小晴一家人相处融洽,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家里就这么一个男孩,他要什么我们都能满足,他平时很乖的,没想到他会这样……”小晴的母亲边落泪边倾诉。
可以看出,小晴并不是常人眼中的坏孩子,他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经历,让他内心觉得孤独和缺乏成就感、安全感,极力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误入歧途。
不能就此毁了这个孩子,她主动陪同小晴及其父母找到被害人道歉,并赔偿损失,好在小晴的涉案金额不大,有悔罪表现,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被判处缓刑,得以重新回到学校。
审结完这个案子,陆庭长思绪颇多,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盲区感到担忧,在她的提议下“法官服务团”在今年5月下旬连续深入县一中、二中、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举办了5场法律讲堂,受到师生的欢迎。
回到学校的小晴,性格变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在给陆庭长的信中写道:“我马上就高三了,我会用高考成绩证明我的实力,谢谢您!”
雪中送碳注活力
6名干警,2天时间,从柘荣到西安,从汽车到火车,他们完成了对被告公司的财务账册的提取、保全、资金冻结的程序,并最终促成了原被告双方的和解。
事情是这样的,原告柘荣县某重点企业与被告陕西省西安某公司1200万元的借贷合同到期,又听闻被告因经营不善,有抽逃资金及转让股权的倾向,而此时原告企业异地新建工程被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正急需大量资金,原告董事长黄某心急如焚的来到柘荣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受案后,承办法官和书记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联系被告,但被告毫无回音。
面对当事人的担忧和焦虑,及出于服务保障县域企业的需要,“法官服务团”企业组迅速运作,何祥荣组长组织民一庭、民二庭得力骨干远赴西安,对被告公司采取一系列财产保全措施,迫使被告主动与原告和解,并承诺尽快归还欠款。
“真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拿到钱,本来我的资金链已经断了,还好有你们,这下公司又活了,真实太感谢你们了”当原告方董事长黄某收到款项时,对法官服务团赞不绝口。
从立案到原告收到款项,仅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这起远距离借贷案件的追讨,当问起办案法官的感受,他们的回答是:“累并快乐着”。
“法官服务团”企业组法官与县域企业结对子,了解掌握企业在产业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了解掌握企业面临的涉诉案件情况,为企业矛盾纠纷化解“支招”解难,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赢得了赞誉。
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成立后,法官成了百姓的厅堂客、学生的挚友良师、企业的导航师,他们广接地气,点对点开展法律服务,以法官的“公心、诚心、耐心、热心”对待当事人,让纷争的邻里和好如初,让失足的少年走出错误的阴霾,让深陷困境的企业从新焕发活力,充分展示出了法院为民司法公信形象,彰显出法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做的不懈努力。
在柘荣三中文体中心三楼,专门腾出一间,供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校园组使用。
在县重点药业企业“广生堂”的法务部,并排悬挂着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的铭牌。
自2012年3月份以来,柘荣法院结合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和“司法走转改”活动,在宁德全市法院率先成立“法官服务团”,组成三班人马,进驻乡镇、企业、校园一线开展法律服务,***群众、师生、企业主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解决“闹心事”,将大量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提升服务保障大局能力。
体恤为民显公信
8月9日下午,连续调解完两个案子的双城法庭胡坤龙庭长,正抓紧小憩,连日的高温和高强度的“作业”,他显得很疲乏。
“老胡,我这又有麻烦啦,请您过来一趟”没能休息片刻,老胡的手机响起来了。
10分钟,老胡来到了现场,经过了解得知,家住溪坪街的吴阿婆因邻居谢某建新房,导致其老屋的墙体开裂,而年轻的谢某仗着吴阿婆孤弱,迟迟不肯作出维修或赔偿。面对这一情况,老胡首先协调社区干部,把吴阿婆转移到安全的住所,再者做起谢某的工作。
“她那破房子,原本就这样,不关我事”谢某态度蛮横。
“是你打地基的时候导致墙体开裂的,周围的邻居都可以作证,况且这事人命关天,你可想好,千万别因小失大”老胡分析案情利害。
为了让吴阿婆早日搬回老屋,老胡整整来回奔波了三天,谢某最终同意给老房子修补并加固,邻里重归于好。
考虑到吴阿婆生活困难,老胡又向院里申请,让她成为法院的扶贫结对户。
“法官服务团”的实施,改变群众过去上法院打官司所带来的时间长、费精力等困局,法官走出法庭,走进老百姓的家门,及时高效公正的化解纠纷。
慈母仁爱露真情
今年3月,一起未成年人抢劫案公诉至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校园组重要成员、少年庭庭长陆秀容承办了这件案子。
她认真审阅案卷后,发现被告人小晴是一名正在上高二的在校学生,如何会在短短的一周内连续实施两起抢劫呢,作为一名从事少年审判工作20多年的老法官,她认为这个还有很多疑点没解开,带着疑问她在看守所会见了小晴。
“我爸妈,还有姐姐,每周都会给我钱,我不缺钱,只是想尝试这种感觉”
“什么感觉?”
“不劳而获的快感……也想试试自己的胆量”
第一眼见到的小晴,并未见其有不良少年的跋扈,一副眼镜之下,面庞略显羞涩,总是低着头不爱说话。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又多次深入校园、被告人所在的社区及其父母了解情况。
通过学校老师的介绍,小晴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尊敬师长,同学关系和睦,没有不良嗜好。小晴所在社区的负责同志也证实,小晴一家人相处融洽,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家里就这么一个男孩,他要什么我们都能满足,他平时很乖的,没想到他会这样……”小晴的母亲边落泪边倾诉。
可以看出,小晴并不是常人眼中的坏孩子,他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经历,让他内心觉得孤独和缺乏成就感、安全感,极力想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误入歧途。
不能就此毁了这个孩子,她主动陪同小晴及其父母找到被害人道歉,并赔偿损失,好在小晴的涉案金额不大,有悔罪表现,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被判处缓刑,得以重新回到学校。
审结完这个案子,陆庭长思绪颇多,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盲区感到担忧,在她的提议下“法官服务团”在今年5月下旬连续深入县一中、二中、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举办了5场法律讲堂,受到师生的欢迎。
回到学校的小晴,性格变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进步,在给陆庭长的信中写道:“我马上就高三了,我会用高考成绩证明我的实力,谢谢您!”
雪中送碳注活力
6名干警,2天时间,从柘荣到西安,从汽车到火车,他们完成了对被告公司的财务账册的提取、保全、资金冻结的程序,并最终促成了原被告双方的和解。
事情是这样的,原告柘荣县某重点企业与被告陕西省西安某公司1200万元的借贷合同到期,又听闻被告因经营不善,有抽逃资金及转让股权的倾向,而此时原告企业异地新建工程被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正急需大量资金,原告董事长黄某心急如焚的来到柘荣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受案后,承办法官和书记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联系被告,但被告毫无回音。
面对当事人的担忧和焦虑,及出于服务保障县域企业的需要,“法官服务团”企业组迅速运作,何祥荣组长组织民一庭、民二庭得力骨干远赴西安,对被告公司采取一系列财产保全措施,迫使被告主动与原告和解,并承诺尽快归还欠款。
“真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拿到钱,本来我的资金链已经断了,还好有你们,这下公司又活了,真实太感谢你们了”当原告方董事长黄某收到款项时,对法官服务团赞不绝口。
从立案到原告收到款项,仅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这起远距离借贷案件的追讨,当问起办案法官的感受,他们的回答是:“累并快乐着”。
“法官服务团”企业组法官与县域企业结对子,了解掌握企业在产业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了解掌握企业面临的涉诉案件情况,为企业矛盾纠纷化解“支招”解难,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赢得了赞誉。
柘荣法院“法官服务团”成立后,法官成了百姓的厅堂客、学生的挚友良师、企业的导航师,他们广接地气,点对点开展法律服务,以法官的“公心、诚心、耐心、热心”对待当事人,让纷争的邻里和好如初,让失足的少年走出错误的阴霾,让深陷困境的企业从新焕发活力,充分展示出了法院为民司法公信形象,彰显出法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做的不懈努力。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