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宁德

寿宁法院:构建“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

2020-07-28 22:52作者:2018-12-20来源:

    本网讯  寿宁县法院立足山区法院的实际,通过研究、传承、发扬冯梦龙司法文化,将冯梦龙无讼文化融合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构建纠纷解决的“分层递进”模式。


    一、多级分流,实现纠纷分层过滤


    1、完善“一次过滤”


    通过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和司法门诊的结合,甄别纠纷繁简。充分发挥立案窗口“流转站”作用,设置程序分流员,三日内完成案件程序分流。


    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法律关系较为简单、预判调成率较高的案件,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转入门诊生态团队,通过简易程序、小额速裁等进行快速审理;对于不适用调解和速裁程序的案件,根据业务分工确定审判团队,完成第一次过滤。


    2018年8月31日20时,寿宁县瀚誉广场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寿宁法院应相关部门要求,迅速指派一名副院长协助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死者的善后事宜,成功制止了死者亲属60多人到政府请愿闹事行为。


    2、进行“二次过滤”


    利用庭前证据交换,引导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质证,通过庭前会议固定无争议事实和证据,简化庭审流程,采用“门诊式”庭审方式,适用“多案连审、一庭多审”审理机制,实现二次过滤。


    完成三个80%的目标: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90.79%,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99.68%,当庭裁判率83.71%。


    二、多元化讼,提供分层解纷机制


    1、创机制


    增加简案快办的人手,大刀阔斧地对原有的5个繁案和1个简案团队进行改革,重新组建8支新型审判团队,其中7个为办理简案团队,只有1个是办理繁案团队,由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法官集中精办难案。


    7支简案团队中有涉及繁案难案的,交由团队长按照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审理;团队长在审理中,认为可能引发申诉、上访的,按照三级化讼机制要求,上报审委会提及化讼。


    2、搭平台


    创立叶兴娇法官工作室,集中审理家事纠纷,总结归纳“调解七步法”,灵活运用“围圆桌”“拉家常”“调心理”等调解手法,实现清官易诊家务事,今年来调撤案件1009件,调撤率达65.27%。


    成立“110”快执团队,集中执行申请标的额在2万元以下案件,执行和解198件。


    并与公安派驻法院执行警务室强强联手,用足限高、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联合公安、检察机关排查、移动拒执罪11件、11人。


     三、多样解纷,充分融入八方力量


    1、深化诉非衔接


     与县司法局共建诉调对接中心,依托人民陪审员等八方力量,整合调解资源,借力外围优势,做好相关诉非衔接工作。


    分别与县司法局和县民政局、县妇联签订《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若干规定》《关于家事调解衔接工作的若干规定》有力促成源头化解工作。


     2、构建大调解格局


     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多元解纷,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聘请108名特邀调解员、化讼联络员,覆盖14个乡镇、9个社区、39个村,编制成化讼网格,让调解工作无死角;聘请驻法院律师调解员5名,建立“化讼梦之队”微信群,及时开展调解工作经验交流,问题研讨。


    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新局面。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