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以待 共识花开 ——福安市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死亡赔偿纠纷
本网讯 近日,福安市综治中心调解室内,气氛凝重。刚刚失去丈夫的刘某,低着头坐在角落,手里紧紧攥着一份事故报告。坐在她对面的是服装店老板、某电气安装服务公司代表、服装店二楼房东,以及中心调解员、城北街道工作人员和律师。当天所调解的是一起牵涉四方的意外死亡赔偿纠纷。
6月13日下午,刘某的丈夫雷某受某电气安装服务公司指派,为服装店二楼房东张某安装空调外机。作业过程中,雷某不慎触碰到相邻一台存在漏电问题的空调外机(属于服装店所有),当场触电身亡。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骤然离世,留下刘某和4个仍在读书的孩子。
责任谁担?赔偿多少?各方意见不一。某电气安装服务公司认为服装店设备漏电是主因,服装店老板觉得是安装程序不规范所致,张某则表示自己只是雇人干活,事故与他无关。刘某悲痛之余提出数额较高的赔偿要求,但经过几次调解均陷入僵局。
“咱们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为了争论谁对谁错,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让生者有所依靠,让责任得以明晰。”调解员李财兴开门见山,语气沉稳。
他并没有急于提出方案,而是请各方依次发言,讲述诉求和困难。刘某哽咽着说:“我不是要闹,可孩子都还小,以后怎么办……”服装店老板叹气道:“我真不知道外机漏电,但让我全赔,我也承受不起。”某电气安装服务公司代表则表示已投保,希望保险覆盖大部分赔偿。最后,房东张某也低声表示:“我愿意负责,但能力有限。”
基于前期走访和证据材料,调解团队掌握关键点:多方均存在责任交叉,而赔偿能力的差异成为最大障碍。律师从民法典中侵权责任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入手,冷静分析:“根据规定,设备所有人、使用人、雇主等均可能承担相应责任。这不是单方面错误。”
第一轮沟通后,三方在责任划分上初步达成共识,同意共同承担部分赔偿。然而,在赔偿数额上,双方预期悬殊,调解再次陷入僵局。刘某依据法律规定和未来生活保障,提出了200万元的赔偿请求;而公司、房东和店铺方面则表示,除保险理赔外,只愿共同提供约3万元的人道性补偿。
7月中旬的第二次调解,几乎再次谈崩。刘某情绪激动:“我们不是要讨价还价,是要活下的路!”张某起身欲走:“我实在拿不出更多。”
李财兴没有强行挽留,而是采取了“冷却处理”,建议暂时休会。事后,他分别约谈各方,从情、理、法三方面反复沟通。他对刘某说:“我们理解您的痛苦,但法律也要讲现实履行能力。”同时,他对企业代表强调:“社会责任,更在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对周某,他耐心劝解:“力所能及的补偿,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避免诉讼之累。”
与此同时,市综治中心启动“社会治理+保险”救助机制,主动协调保险机构加快理赔进度,刘某所在的城北街道也为她的家庭提供相应支持,帮助一家人渡过难关。
转机出现在第三次协调会上。在调解团队反复沟通和劝解下,各方态度逐渐松动:某电气安装服务公司同意提高赔付金额,服装店老板和张某也承诺尽己所能。面对多方现实困境和调解员的诚恳建议,刘某表示愿意适度降低心理预期。最终,各方在中心调解员的不断协调下,对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
“谢谢你们。”事后,刘某送来的锦旗上,“调解有方尽职责,为民解忧暖人心”几个字格外醒目。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依靠耐心和专业,更得益于福安市综治中心构建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与人情之间找到平衡点,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综治中心负责人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