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这朵“蒲公英”,被乡亲们点赞
本网讯 “中华大地披锦绣,号角吹响震九州,反邪防邪迎风起,请听嘭鼓诗一首……”近日,在叠石乡车头村的法治连心桥上,清脆激昂的“嘭嘭”鼓声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普法诗句,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聆听。
“嘭嘭”鼓普法
对于车头村村民来说,这样的普法场景早已从“新鲜事”变成了“家常事”。2021年,福鼎市全面启动“蒲公英”普法工作,先后组建51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司法行政人员及“法律明白人”组成的“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服务队,采用“法治圩日”“村头讲法”等形式,深入乡村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将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借贷纠纷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转化成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家常话,让法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乡村生活。
“以前咱们农村人不懂法,遇到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要么靠吵架解决,要么只能干着急,常常把小事闹大。”回忆起过去的经历,车头村村民唐宗真深有感触,“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有了‘蒲公英’普法队,用咱们听得懂的方言讲法律,还结合村里的真实事儿教我们怎么维权。如今遇到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找法律、找志愿者’,心里踏实多了。”
“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向村民开展普法宣传
“这几年,通过持续开展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村里实现了‘零犯罪、刑事案件零上访’,邻里矛盾、边界纠纷也能在村内及时化解。”车头村党支部书记、“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唐序春介绍,依托这支队伍,村里还建立了“矛盾纠纷萌芽化解机制”,联合浙江省泰顺县彭溪镇车头村开展跨省法治协作,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了法治屏障。
普法力量“沉”下去,法治根基才能“扎”得牢。近年来,福鼎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理念,将普法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法治资源向基层延伸、向末梢覆盖。在夯实基层法治基础的实践中,福鼎全面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按照“一村(社区)至少3名”的标准,精心培育基层法治骨干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培养1433名农村“法律明白人”。与此同时,福鼎实现28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让专业法律服务跨越山海阻隔,走进田间地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