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交警全力开展创城交通秩序整治工作
让城市“动脉”更畅通
本网讯 近日,不少宁德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时不时便能刷到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朋友圈的发布者并非公安交警亦或交通志愿者,而是因未佩戴安全头盔被“暂扣”现场的二轮车轻微违法行为人。
“安全出行标语”缘何成了微信朋友圈求赞“主旋律”?这要从宁德交警推出的处罚二轮车轻微违法行为新举措说起。
今年10月初,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西陂塘中队中队长王功杰发现,宁德市城区头盔佩戴率在工作日往往能达100%,但在节假日或交通低峰时段,部分市民认为交警并不在岗,交通安全意识便有所松懈。针对这一现象,王功杰灵机一动,想出这么一个主意:让被查获的违法当事人将安全用语附图片发朋友圈,待收集满50个赞后交警再予以放行,以此提高广大市民安全出行理念。“当事人在发布朋友圈时不必提及自身被查处的情况,只需宣传相关交通安全用语即可。如果一条朋友圈无法收集50个赞,也可发布多条,累积‘达标’。”王功杰认为,交通执勤罚款不是目的,通过柔性执法方式,更能起到“查处一例,教育一片”的目的。
让“交通违法人”转为“文明劝导人”是宁德交警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一个创新举措。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助力城市“动脉”更加畅通,9月以来,宁德交警积极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秩序大整治,聚焦路面交通违法管理短板弱项建立责任清单,对标对表分析成因,分解落实整治措施,努力让城市交通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
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蕉南中队负责人张林伟介绍,在蕉城各路口,民警们通过“现场执勤+喇叭提醒”的管理模式,依托路口小喇叭,车载语音喊话系统等,向过往行人喊出“交通安全提示语”,让交通安全意识“声”入人心。同时,运用交通引导标志牌、交通志愿者吹哨等简单明了的提醒方式,抓好主要交通路口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
而在东侨,直属二大队民警则采取定点及巡逻的方式,在中心城区主要路段、路口全面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对于查获的无牌电动自行车一律拖曳,并加强两轮车闯红灯、机非混行、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力度,营造平安和谐的交通秩序。
与此同时,宁德交警牢牢把握“交通安全,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在宁德交警微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筑梦文明交警同行”专栏,持续刊发一线交警路面管控动态,曝光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积极营造交警创城守护城市的浓厚氛围。
“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管理工作,让文明交通理念在宁德蔚然成风。经过近2个月的整治工作,宁德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早晚高峰期,每十五分钟平均违法数已由原来的175起降至9起。下一步,宁德交警将持续开展第二阶段交通秩序整治行动,确保路面管理力度不减,为创城工作添砖加瓦。”宁德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大队长叶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