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枫警”】“三心”描绘最美“枫景”
柘荣县公安局富溪派出所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本网讯 近日,杨女士来到柘荣县公安局富溪派出所办事大厅,将一面题有“心系群众 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送到所长吴思聘手里,衷心感谢民警帮助其解决长达30多年的的户口难题。
这是今年以来该所收到的第5面锦旗。一面锦旗就是一份肯定,也是检验该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成果的最好印证。近年来,该所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工作目标,用“三心”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土地描绘出了一幅平安和谐的亮丽“枫景”。
用心解矛盾
定分止争促和谐
为了构建多元化调解格局,富溪派出所按照矛盾纠纷化解的难易程度,整合辖区“和事老”、人民调解员、派出所调解室等调解力量,实行“1+N”多元调解模式,对矛盾纠纷摸排、调解实行闭环管理,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2020年下半年以来,叶山村的赖家与金家为了一处林地所属权争吵不休。该土地纠纷为历史遗留问题,此前经多次协商未能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及家属为此都烦恼不堪。
由于该土地纠纷涉及两个家族,若未及时妥善化解,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富溪派出所民警了解到该情况后,多次到叶山村向村民、村干部了解情况,并联系有关部门深入查找纠纷症结,组织专班“对症下药”。
2021年8月26日上午,该所组织矛盾双方当事人、人民调解员、乡村“和事老”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在富溪派出所调解室内,调解员向双方解释说明派出所采集到的有关证据,乡村“和事老”从情、理等方面进行劝说,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并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今年以来,富溪派出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所调案件全部实现零投诉、零上访。
热心办好事
全力打造“零距离”服务
该所把服务群众的思路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宽便民利民服务,积极构建“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
黄柏乡户籍人口总数近1万人,其中4000多人常年在福安市居住、工作。为给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办事服务,该所依托黄柏乡政府在福安市设立的流动人口服务站,开设异地警民联系点,联系点内张贴派出所“微”警务室二维码,并组建“警民联系微信群”。民警加入了在福安工作的黄柏老乡群及各类联络群,实时进行公安政策宣传、提供业务咨询,实现公安服务“零距离”。
老家在黄柏乡的金先生长期在福安工作,不久前,其所在工作单位需要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金先生通过“警民联系微信群”咨询,视频连线派出所民警出示相关证件,核实身份信息,线上就办妥了所需证明。不仅如此,民警还贴心地将证明快递到金先生的工作单位,免去其往返奔波的麻烦。
这是该所民警通过“微”警务为外地工作群众提供便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所通过延伸服务,共为群众线上提供咨询150多次,办理有关证明200多件。
贴心办小事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富溪派出所辖区留居村里的多为老年人群,出于文化程度不高、地处偏远等原因,一些窗口业务的办理成为了困扰他们的难题。
针对这一现象,富溪派出所民警脚板发力,定期走访入村,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记录在工作日志上,进行分类梳理:属于公安业务类的问题,民警们主动办结;属于其他业务,则由派出所联络协调有关单位办理并进行回访,切实变“群众跑”为“民警跑”,贴心办好每一件事。
2021年7月,民警在蒲头村走访时与村干部交谈得知,乡里正在办理商品林赎买,需要本人提供户口簿到林业局,但是村里有12位老人存在户口簿丢失或在外地亲戚家中的情况,需要重新补办户口簿。
为让老人能够及时办理商品林赎买,民警得知情况后挨家挨户收集12名老人的身份证,到柘荣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为他们办理户口簿补办业务。办妥后,民警带着12本崭新的户口簿回到村内,托由蒲头村村支部书记分发给老人。
“民警多跑路,就是为了将便民服务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该所教导员袁聚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