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三都海防派出所:点亮海岸平安灯 增强群众安全感
本网讯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三都海防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三都澳平安警务“桥头堡”、幸福警民“连心桥”。
群众眼里的“守护神”“陈伯,过节好,最近身体还好吧?”1月7日,民警刘锋一早来到三都镇溪坂尾,看望陈三雷、陈宏英两位老人。老人与刘锋十分熟悉,因为刘锋曾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2023年7月28日,台风来袭,暴雨引发山洪,三都镇受灾严重。当天凌晨2时,溪坂尾55号一平房被淹,陈三雷、陈宏英两位老人受困,老人的子女焦急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三都海防派出所迅速行动,联合镇党委政府展开救援。由于地势低、内河水流湍急,救援人员在熟悉地形的群众引导下,乘坐快艇前往现场。彼时,一座瓦片房已被洪水淹没至房顶。
危急时刻,刘锋果断破瓦,发现屋内两位老人正紧紧抱在一起,大水已淹至他们二人的颈部。刘锋毫不犹豫地用绳子将自己与老人绑住,迅速从房内将他们救出。老人获救后上艇仅仅过了5分钟,凶猛的洪水就将房屋彻底冲走。
这样的营救场景并不少见。东南沿海台风频发,在每一次抗台救援中,总有一抹抹熟悉的藏蓝身影挺身而出、勇敢逆行。紧急处置3名氨气中毒船员、解决弃婴落户难题、寻回群众丢失快艇……感知百姓冷暖,回应群众期盼,三都海防派出所民警从不缺席每个需要帮助的时刻,也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海上的守护神”。
“可以把身家交给他们”2024年12月31日16时许,一艘巡逻艇在海域上疾驰,三都海防派出所民警按惯例跳上渔排,用钥匙打开房门检查财物,这“代管渔排”的传统已延续多年。
“起初,有渔民拿着鱼和钥匙,希望民警在春节期间帮忙照看渔排。民警没有收鱼却收下了钥匙,之后效仿的人渐多,这份信任便一直传承下来。”海上警务室社区民警肖劲铭回忆道。民警始终珍视这份信任,坚守着这份特别的“兼职”,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宁与群众的财产安全,延续着警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与此同时,三都海防派出所在白基湾海上社区,打造首个“三都澳海上生态警务站”。他们参与互花米草除治攻坚战、海上违规养殖综合整治行动、“国鱼计划”等重点工作,全力护航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我们企业都不需要什么安保力量,有派出所就够了,可以把身家交给他们。”辖区某家公司负责人称赞道。
“看到警灯我们就放心了”今年1月3日,三都海防派出所组织民警,在三都海上渔排和白基湾、寒垅、大湾海上社区布建15个“警务联系点”,点亮海上红蓝警灯,让渔船民切实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
在三都澳海上社区,每一个渔排都有专属的二维码门牌,扫描二维码,地理位置、行政管辖、一键报警等功能信息一目了然,还可在线报备出租房屋和申报登记流动人口。三都海防派出所依托二维码门牌,以每50户为一个“海上网格”单元,建立“海上枫桥”警民联系点,成立义务巡防、安保协管和治安信息员“三支队伍”,并根据划片聘用50名“船老大”、码头承包人既当治安员又当调解员,确保“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
“我们渔具摆放有什么问题?大伙一起来评评理……”不久前,家住三都镇的渔民阮某与邻居因渔具摆放问题产生矛盾,“船老大”通过警民微信群得知情况后迅速介入调解,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夜幕降临,三都澳海域的警灯依旧闪烁,宛如海上的灯塔,映照着这片广袤的海域。那是平安的信号,更是三都海防派出所民警们坚守的承诺。如今,渔船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看到警灯我们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