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民警郑凌峰的办案时间
本网讯 他是扫黑除恶的“急先锋”,用敏锐触觉清除阳光下的阴霾;他是持正不阿的执法者,以法为绳追寻罪当其罚的正义;他是甘于磨砺的“苦行僧”,用日夜修行换来一片朗朗乾坤。他是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有组织罪案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市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侦查员郑凌峰。自2005年从警以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全省“三电行动”专项个人、优秀公务员一次、个人嘉奖两次。
4天3夜:
笔录证据材料多达500页
“扫黑民警除了要有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勇气,更需具备敏锐的触觉和思维,善于发现阳光背后的黑恶面。而郑凌峰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士。”这是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扫黑办常务副主任王和衢对郑凌峰的评价。
去年6月,宁德市公安局接警称,有人利用“借某宝”网络平台高利放贷,实施“套路贷”犯罪。线索转至扫黑办后,曾成功侦破闽东首起“套路贷”案件的郑凌峰被委以重任,第一时间赶赴江苏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经初步了解,报警人妻子陈某从事微商。去年6月,其因资金周转问题,在“借某宝”平台上向某金融公司申请借款。可几轮借贷过后,所需归还的欠款已数倍于当初的借款金额。在借贷公司轮番电话轰炸和辱骂下,陈某因心理恐惧自杀未遂。
凭借多年办案经验,郑凌峰迅速判断这是一起非接触型套路贷案件。而在这些金融公司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甚至数个组织严密的犯罪集团。如何通过网络揪出幕后主使?围绕陈某层层的借贷关系,郑凌峰一头扎进了繁复的电子账单、通话记录和银行流水中,最终抽丝剥茧查到位于蕉城、屏南、寿宁、周宁四地的4个借贷公司,并发现在侦的所有团伙都曾向陕西一位名叫张某的人实施放贷。珍贵的线索令郑凌峰如获至宝,他立即奔赴陕西寻找张某,经过四天三夜的取证工作,形成了一份多达500多页的证据材料。
据此,郑凌峰拔出萝卜带出泥,锁定了以张某龙为首的涉黑网络“套路贷”组织及其控制的18个链条式“套路贷 ”集团。
10天:
46000余字起诉意见书
“如果说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还社会一片清朗是我们扫黑民警的毕生追求,那么严格遵循罪行法定,坚守程序公正就是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市公安局扫黑除恶专业队队长雷奶连在每一起案件侦办中都如此反复强调 ,这也被郑凌峰奉为准则,只有将案件办成铁案,使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案件才是完美的。
在侦办该起网络“套路贷”案件中,主犯张某龙到案后始终坚称自己是高利放贷,未曾以强迫手段与受害人形成借贷关系。而初步证据也显示,涉案公司与被害人之间皆有订立借款协议,并具备相应的收据、流水。如果没有更为扎实的证据,案件将难以定性。
为了准确界定该案罪与非罪问题,郑凌峰翻阅了大量文书材料,仔细研究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并将该案细节与之一 一碰撞对比,最终从全案400多册卷宗中“抠”出了张某龙等主犯制造虚假流水转账记录、订立阴阳合同的犯罪证据。掌握了犯罪分子有组织地长期实施“套路贷”、敲诈勒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放贷 8万余人(次),涉案流水金额高达两亿五千万余元人民币。
2019年10月21日,两高两部再次下发文件《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在通读并研究《意见》全文后,郑凌峰综合审查判断认为该案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为做到宽严有据、罚当其罪,他又奔赴河南洛阳学习经验,研究吃透有关网络涉黑案件的法律适用,并用10天时间完成一 份46000余字的起诉意见书。
今年5月17日,该案成功转立为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11月20日,福鼎市人民法院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判处张某龙等1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至十七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这也是我省侦办的首例信息网络领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14天:
5000公里,20余座城市
今年4月,疫情防控工作刚刚取得阶段性胜利,两辆警务车辆便迫不及待驶出宁德市公安局,往江西而去。车上坐的便是郑凌峰及其战友们。由于张某龙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已进入转立的关键时期,为重新做好被害人取证和证据链固定工作,郑凌峰等民警不得不在疫情尚未结束时,冒险出行。
这次为期14天的行程,郑凌峰与同事一路从福建行驶到江西、湖南,又南下至贵州、云南、广西。14天中,他们辗转了20余座城市,开了5000多公里路程,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用软磨硬泡换得了43份证据材料。而这样堪称磨人的“旅行”,是郑凌峰主办该案后的常态。
“从2019年6月19日接刘某报警至今,我一共跑过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没有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重下降了20多斤。”郑凌峰用玩笑的口吻道出了个中的辛酸。
调任有组织罪案侦查大队前,郑凌峰曾是蕉城公安分局扫黑除恶专业队的一员,其工作理念也深受已故“时代楷模”杨春的影响。“案件在手就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去干!扛起应扛的责任,才对得起这身警服。”从警以来,郑凌峰始终用行动践行着这身藏蓝的使命,唯一愧对的便是家人。
“有时候忙起来早起贪黑,和家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也能一个星期见不上面。”郑凌峰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曾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家庭?面对犯罪分子也能悍勇无畏的汉子却只能嗫嚅回答:“等到案件办完时。”
等到案件办完时!这既是郑凌峰对妻子的回答,也是他对社会的承诺。而当黑恶除尽,清风徐来时,他最想做的,就是对妻子道一声:“老婆,谢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