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理

宁德市三都澳公证处 “四大项目”助推公证服务提质增效

2023-11-21 17:42作者:admin来源:宁德市三都澳公证处

本网讯   宁德市三都澳公证处不断践行“崇法、尚信、守正、求真”公证执业理念,扎实推进新时代福建148品牌创建,打造“宁小证,为‘宁’办”公证服务品牌,围绕便民、惠民、促稳定、树形象等方面推行“四大项目”,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积极延伸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优质公证服务。

 

1-2311211J3333O.jpg


“减证便民”让服务更有速度。重新梳理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共规范保全、学历、学位、证书(执照)、现场监督、合同(协议)等公证事项3381项,删减证明材料116项,删减幅度高达29.3%。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杜绝循环证明、无谓证明,切实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同时在提供证明材料方式上,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公证事项中涉及的一些辅助性证明材料,提供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即可,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原件。

 

“精简流程”让服务更有温度。进一步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将法律关系明确、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只要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即可实现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对于具备网上申办条件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可以网上申请、受理、提交材料、缴费等,只在取证时跑一次公证处;当事人在公证处提交证明材料的,公证书可以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寄送;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明确公证员需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获取材料的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在主要证据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先行受理公证申请,允许当事人通过邮寄、传真、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补充办理公证的次要证明材料,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今年以来共计办理“最多跑一次”案件4221件。

 

“远程公证”让服务更有深度。购置手提电脑、便携式打印机、身份证读卡器、摄像设备等,对年老、残疾、危重病人等行动不便或服刑在押人员开展“上门送服务”。运用“公证+互联网”技术,开通“公证云在线公证平台”,为群众在线受理涉外非签名类公证。在公证综合业务系统中嵌入“零接触”公证平台端口,推行远程视频办证,为不便亲自到场的当事人与公证员“面对面”线上办证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实现线下“坐堂公证”到线上“零接触服务”的转变。依托“互联网+公证”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业务97件,其中远程视频公证88件。累计办理上门服务案件20件。

 

打造惠民利民综合体系,推行普惠民生“惠民项目”

 

1-2311211J344135.jpg


政策利民。对继承标的额小于3000元的小额遗产继承权公证、超过80周岁老人首次申请办理遗嘱公证一律免收公证费用;对困难群体,按规定给予减免公证费用。开展重阳节敬老月活动,对75周岁及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减半收取公证服务费用。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小额遗产继承权公证5件,免费办理遗嘱公证8件,总共为当事人节约公证费用7100元。

 

服务惠企。积极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服务,优化民企申办公证流程,积极为民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延伸服务和延时服务,最大限度给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对确有困难的民营企业,酌情减收公证费或采取分期缴纳、延后缴纳等方式,减轻民营企业负担。今年以来共计为企业办理案件88起,缓缴费金额共计20余万元。

 

措施悦民。公证处还通过与宁德市自然资源局签订购买不动产继承公证法律服务合作协议,推动自然资源局扩大采购力度,将原本每户仅能享受一处不动产继承公证免费办理的范围扩大至宁德市城区内全部不动产免费办理,以政府购买服务实现惠民的目的。推行“公证+不动产登记”模式,当事人在公证处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继承公证时,可同步提出申请不动产登记,由公证人员按照不动产登记申请的要求,对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录入,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在线上进行受理、审核、与税务对接报税、不动产登记等流程,最终由公证人员完成制证,直接交付当事人不动产权属证书,让群众“进一家门,办两家事”。2023年以来,公证处共计办理238件继承权公证案件,总共为当事人节约公证费用126.6万元。通过“公证+不动产登记”模式出具不动产权属证书189本。

 

打造提存公证辅助体系,推行服务司法“保障项目”

 

1-2311211J354a3.jpg


率先推行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公证。宁德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共同制定《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指导意见(试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亲属因故暂时未能与被害方达成和解,经公检法机关同意可以将赔偿保证金提存至公证处账户。这一举措即保证了犯罪嫌疑人一方能够按时履行赔偿约定,也给受害人一方吃了一颗定心丸,在轻微刑事案件中既有效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的司法制度之一。20234月以来,共计办理轻微刑事案件赔偿提供保证金提存案件8起,提存金额27.6万元。

 

率先推行执行案款提存公证。法院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发放的执行款,可提存至公证处提存账户内。提存后,对符合发放条件的,由公证处直接向领款人拨付案款,这解决了原有制度下执行案款发放不到人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法院的执行质效,是公证参与司法辅助的又一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共计办理执行案款提存案件7起,提存金额75.63万元。


率先开通了线上提存公证系统。全面实现提存款“一案一户”管理及提存业务线上办理,在规范提存款管理的同时避免了当事人在办理提存公证业务过程中在公证处和银行“来回跑”,最大限度实现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截止目前为止,共计办理线上提存案件15起。

 

打造公证品牌培树体系,推行品牌宣传“特色项目”

 

打造“巾帼文明形象”。围绕“踔厉奋进新征程 公证巾帼有力量”为主题开展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在女性公证人员的工作牌上显示“巾帼文明岗”字样,用敬业与拼搏的精神打响公证名片,用真诚与亲和的温情展示巾帼文明形象。公证处充分发挥女性细心、严谨、务实的优势,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以女性特有的细心、温柔、善良,坚持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群体开通上门服务,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屡获赞誉,并于202212月荣获“宁德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1-2311211J404Z9.jpg


打造“行业头雁形象”。公证处主动承担办理各类疑难杂症,积极探索新型领域公证案件,率先在全市开展并推广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小额遗产继承权公证等,办理公证案件量常年稳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案件量的30%;严格落实审查、核实制度,深化部门协同合作,加强与婚姻登记处、派出所、学校等相关部门联系,通过微信、电话、政务一体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核查调查。公证员将自己逼成“活地图”“城市通”,练就一双“火眼金精”及时辨别真伪,切实维护法律的公正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公证质量管理,截止目前为止未发现错假证情况,未发生公证业务投诉、复查、过错赔偿情况,在全市公证质量检查中,公证质量名列第一。

 

1-2311211J412337.jpg


打造“漫画普法形象”。依靠公证处公证员自身会漫画的技能,塑造“宁小证”人物形象,打造“宁小证 ‘漫’普法”普法品牌,依托“宁德司法”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普法宣传内容,公证员将公证案例绘画成一幅幅生动的漫画,形象生动的漫画代替了枯燥乏味的文字,通俗易懂地告知公证当事人公证法律知识及相关办证流程,达到了趣味普法的目的。线下定期组织公证员深入社区、街道、敬老院等地,就婚姻家庭、遗嘱继承等内容进行普法,并发放印有“宁小证”人物形象的普法宣传资料、小礼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