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法院:多方化解显真效,柔性执行促和谐
本网讯 近期,柘荣法院采取多方化解的方式,成功执结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对于相邻权纠纷申请执行的案件,直接采取强硬的执行措施,可能会使双方矛盾升级,影响邻里和睦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执行法官不畏难、不怕苦,多方化解让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到达以和平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
(一)基本案情
陈某与金某为邻居,陈某对自家旧房进行开发,并将部分房产出售给徐某、郑某等人,但欲在金某门前的必经公共通道地底下埋设排水管、自来水管等设施时,遭到金某及其子女的强行阻拦,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致使陈某新建房屋无法完工,亦不能乔迁正常居住,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故陈某向柘荣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法院判决金某及其子女不得阻碍陈某在公共通道地下铺设埋设排水管、自来水管等设施。判决生效后,金某等人仍多方阻碍陈某的施工,陈某遂向柘荣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受理执行后,柘荣法院先后十多次组织人员到被执行人金某家中与其及家人交谈,对裁判文书的判决主文、相邻权中的权利义务、住建房规划及公共通道使用的相关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释明,并积极联系双方的长辈亲戚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对双方当事人适用“背靠背”以及组织当面协商的方式进行调解,分管副院长也多次出面调解并邀请社区主任等人参与,通过近五个月的努力,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金某等人不再阻碍施工,执行法官帮忙清理道路上障碍物,而陈某也在法院的维持下完成了相关设施铺设工作,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二)典型意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公民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相邻权纠纷案件数量不断增多,该类纠纷大多因房屋的通行、采光、排水等问题引发,虽然涉案标的金额不大,但因双方系近邻且积怨渐深,已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不成,如对该类案件不进行有效的执行化解,易矛盾激化,甚至有可能引发刑事事件。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用多种方式进行化解,使案件顺利执行完毕,既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又排除了邻里冲突的隐患,真正做到了案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