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理

“前浪”逆袭 “后浪”奋进

2020-07-28 23:47作者:2020-7-22 张文奎来源:

福安下岐村连家船民的生活变迁


本网讯  “不好意思,这批酒客户急着要,等等再聊。”7月18日,在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连家船民江成坤一边忙着搬酒装车,一边忙着说抱歉。忙碌而有奔头,是如今连家船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80后”江成坤,作为上岸定居连家船民的“后浪”之一,他的事业比起“前浪”们进步了许多,如今他经营海鲜批发、货运中转站和一家酒庄,在父辈告别了“海上漂”的基础上,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


“穷”是江成坤儿时玩伴们的共同记忆。“小时候生活的穷困就像书一样,能背下来。父亲出海,我们三兄弟要念书,只能在岸上。没地方住,这里应付一晚那里应付一晚,很多时候住寮棚,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只有父亲出海回来才能回船上住几天。三个兄弟四条裤子轮着穿,谁裤子脏了谁先换,但大家调皮哪里够换,冬天冷得不行。”江成坤说。


1999年,在上岸定居造福工程政策的助力下,党委政府给地给补贴,村里给帮助,江成坤一家终于上岸定居,彻底告别居无定所的日子。“我现在还记得搬家那天,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我和兄弟们在新家的床上蹦蹦跳跳,兴奋地整宿都没睡着。”他说。


安居乐业,这四个字是连家船民说得最多,也是感受最深的。心定而行稳,江成坤的父亲开始计划转型,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原来整年在海上漂,哪里会计划未来的日子,过一天算一天。每年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都感慨真心要感谢党和政府,不然过不上如今的生活。”江成坤父亲说。


上岸定居后,江成坤家里结束出海打渔的日子,乘着市场经济的浪潮,做起了贩卖海鲜的生意,不仅住稳定了,事业也在海鲜市场里稳定了下来。


上岸后的船民们,一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儿,似乎要把千百年来落下的发展一口气挣回来。大家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发展水产养殖、海鲜批发、海上捕捞、商务工贸服务、工程建筑,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涨到了2.28万元。


“上岸第三年,家里就买上了彩电,现在还记得是17寸,然后几年就换,越换越大。发展到现在都不看电视了,有了4G、5G网络,端着手机就知道天下事,这变化也反映了我们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江成坤说。


在党的政策春风帮扶下,父辈成功逆袭,也彻底改变了江成坤的人生轨迹。他坦言:“当年想到长大后也只能像父辈一样海上漂,对人生自然没有了信心和规划,就像海边晒着的咸鱼,随波逐流。”


父辈脱了贫,但离小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江成坤铆足了干劲要做一番事业。初中毕业后,他便到别人鱼塘养鱼,而后贷款3万元盘下海鲜摊位开始创业。渔民创业没有经济基础、经商经验,靠的就是渔民的朴实诚信和对海鲜的敏感度。


生意有了起色,一次村党支部组织的养殖技能培训让“后浪”有了二次创业的激情。江成坤靠自己创业的积蓄和村支书担保贷款的70万元,与朋友一道投资200多万元从事养殖,如今每年收益有20多万元。


努力有回报,如今江成坤的收入是父辈的好几倍,不仅买了车,还在宁德市区买了房。在江成坤看来,这些外在的物质是小康生活的保障,但不是本质。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连家船民的好生活。常怀对党的感恩,有着一颗想把日子越过越好,积极向上的心,才是小康生活的意义。”江成坤说。


如今,像江成坤这样的“后浪”在下岐村越来越多。曾经因海上生活漂泊不定,大多孩子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渔民文盲率95%,没有一名大学生。上岸定居之后,现在下岐村已经出了260名大学生。


小康生活逐浪高,是一步步走出来,也是一代代人奋斗出来的,连家船民的生活变迁印证了这个道理,有了“前浪”们的成功逆袭,更有“后浪”们的接续奋进。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也是“后浪”,去年她不仅顺利考上了公务员,还带领村民进一步提升产业、美化村居。


“从无到有,脚踏实地,奋勇拼搏,共同致富。下岐的小康生活是20多年来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郑月娥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