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砥砺奋进!宁德市司法局全方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本网讯 高标准高要求制定计划,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多成效。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德市司法局立足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结合,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心坎上的实事。
精心谋划部署 学习入脑入心
按照部署,市司法局对全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作出进一步全面安排,并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列出任务清单,健全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压实主体责任,在全系统营造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市司法局党员干部的足迹走遍蔡威事迹展陈馆、闽东苏区革命纪念馆、摆脱贫困展示馆、“难忘下党”主题展览馆等,在学史崇德上下功夫,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和永远奋斗的革命品格。
市司法局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学习研讨、党日活动,结合队伍教育整顿督导工作,深入基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调研;征订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教材,确保每名党员干部人手一本;组织观看《红色闽东行》《绝密使命》《党员登记表》《守岛人》等红色题材作品;通过学习强国、短信、微信平台,以“每日一学”形式推送党史内容2000多条;举办三天党史专题读书班,邀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开展专题党史辅导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领导干部上专题党课……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学习研讨,一场场赓续精神的党史宣讲,一颗颗红色种子被深深埋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中,转化升华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加快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宁德篇章的动力。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善长介绍说:“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司法行政实际工作中,以开新局为目标,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强大动力。”
立足于职能优势,市司法局常态化开展“开门纳谏”,并注重行业特色和部门实际,结合队伍教育整顿,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听诉求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广泛征求基层代表的意见建议,梳理出一批基层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形成涵盖公共法律服务、公证、普法、行政审批等各个领域的意见建议135条。
践行为民情怀 解决“急难愁盼”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踊跃参与“一村一居”法律顾问项目;志愿服务社区群众,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端口前移主动服务,简政放权办实事。通过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已经成为共识,他们以“小行动”践行“大宗旨”,让“志愿红”成为群众眼中一道风景线。
今年,在市司法局的牵头倡议下,市律师协会积极响应,各直属律所和各县市律所走进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将法律服务保障窗口前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员工的法治意识,推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每逢节假日,市律师协会法律服务志愿者都会深入全市各地,踏上乡间田埂,开展“一村一居”法律顾问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现场咨询、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律服务志愿者的红马甲也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不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不久前,急需办理售房委托公证业务的市民朱女士找到福鼎市公证处,由于朱女士听觉与语言存在障碍,公证人员无法与她进行语言交流。面对这份特殊的公证申请,公证员靠前服务,为当事人调取了相关材料进行身份确认,通过一个多小时一问一答式的“书面无声”交流,最终整理形成了一份特殊的公证“谈话”笔录。当朱女士核对并签署了委托书和公证谈话笔录后,公证处于当日下午即向她出具了公证书。
这是福鼎市公证处办理的首例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售房委托公证,也是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推动“为民办实事”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智慧司法优势,结合司法行政重点工作任务,推出远程视频公证、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7项,办理为民办实事215件,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信仰照亮前路 锤炼忠诚担当
“接受社区矫正以来,司法所的耐心教育和管理,使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帮助,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这次到河南一线参与救援,也是尽我的一份力量回报社会”。7月30日,在寿宁县南阳司法所的全体矫正对象学习教育活动中,社区矫正对象钟某某分享了他此前参与河南灾区救援的心得体会。
日前,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大面积洪涝,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得知寿宁县南阳青年义务消防队、雪豹应急救援队决定驰援河南灾区后,社区矫正对象何某、张某、钟某某3人主动请缨,向司法所申请到河南一线参与救援。得到寿宁县社区矫正管理局批准后,3人和救援队一行连夜挺进灾区展开救援。
在灾区,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圆满完成应急救援等任务,展示了社区矫正对象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受到当地群众及当地电视台的一致好评和播报。7月29日下午,3人随队顺利返回寿宁。
今年,市司法局积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爱党爱国热情,增强社区矫正对象自觉接受矫正的内在动力,提升教育矫正质量,通过示范引领,帮助他们改过自新,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担当。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还积极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骨干开展学习,使人民调解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和为人民群众办事的理念。
“依法调解,构建和谐”“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这是镶嵌在蕉城区司法局金涵司法所调解席上方的两幅“楹联”,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金涵司法所所长陈庆鼎说,这既是激励全所人员的座右铭,也是该所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所向。目前,金涵乡已成立亭坪村司法工作室,将原来村里比较松散的司法行政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和集中,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窗口前移、力量下沉”,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化作为民办实事的强劲动力。
办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每一个生活在宁德的人,都能感受到法治建设让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刘善长表示,接下来,市司法局将立足岗位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牢记党的宗旨,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市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宁德篇章”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