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宁德市获评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本网讯 6月30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名单,宁德从90个城市脱颖而出,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国家禁毒委员会自2022年7月正式部署启动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国31个省(区、市)及兵团的90个城市被纳入2022—2024年创建周期全国禁毒示范创建城市名单。
2022年6月,我市正式开启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三年征程。三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禁毒委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锚定“六全体系”建设目标,“打防管控宣”协同发力,扎实推动全市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毒品治理之路。今年5月20日至5月22日,国家禁毒办检查组到我市开展第二轮全国禁毒示范创建城市实地验收工作,先后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随机抽查等方式,客观评估我市禁毒工作情况,充分肯定创建工作成效。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持续攻坚,我们实现6个方面攻坚破题:
一是以责任落实为牵引,禁毒工作机制更全。建立常态化部署、推动和责任落实三项机制,实行重点任务提示函、督办单和建议书分级盯办制度,推动各地各成员单位将禁毒工作与本地本部门工作重点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全市“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创建工作格局更加健全。
二是多维度发力,禁毒宣传范围更广。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建成禁毒教育基地12个、宣教室221间、品牌社区14个,以及禁毒主题公园、禁毒驿站等固定阵地900余处,在全省施行“四个率先”【率先将禁毒知识纳入中小学学科期末测试范畴、率先开展“一域一特色”“一县一品牌”创新实践、率先将禁毒与反诈深度融合、率先打造“TV+禁毒”模式】,创新“东湖之星”游船宣教模式,搭建“禁毒反诈连心桥”,开通18条“禁毒反诈公交专线”,打通禁毒宣传“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将禁毒宣传与各地非遗、文旅、民俗等元素相结合,打造“集中+常态”“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培树“无毒有鲤”等一批“禁毒+”特色IP,“宁德禁毒”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保持全国地市级新媒体前列。
三是围绕“遏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目标,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更细。深入推进“禁吸戒毒基础年”专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见面核查及“毒驾”治理,全市现有吸毒人员下降48.08%,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上升18.49%,吸毒人员肇事肇祸保持“零发生”。立足沿海区位特点和治安形势,创新打造外来涉毒人员“离岸管控”模式,建立“海上禁毒宣教室”“海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延伸服务点”,先后帮扶救助外来吸毒人员140余名,解决薪资纠纷32起,调解工伤13起,帮助就业、子女入学人员32名。
四是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缉毒打击更强。实行“一把手挂帅、一盘棋推进”,创新“上提+下沉”双向延伸侦查机制,组织开展“清源断流”暨“飓风肃毒”系列会战、百日攻坚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三年来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10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38名,查处吸毒人员1823人次,累计缴获各类毒品逾4吨,破获多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多次获得公安部通令嘉奖或通报表扬。
五是聚焦源头治理,涉毒要素监管更精。成立宁德市禁毒协会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行业分会,建立流失追溯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全流程、闭环式、可溯源监管体系。组织开展易制毒化学品、麻精药品“飞行检查”,对全市421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进行等级评定,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和行业自律,连续多年保持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
六是探索“智慧禁毒”,毒情监测预警更优。深化与宁德师范学院战略协作,成立宁德市毒品犯罪监测技术中心,全面开展污水、毛发和药物滥用等监测调查,为精准打击、滥用预警、精细管控等提供有力支撑。创新建立“天地协同”【天上无人机航拍、地面人工踏查】禁种铲毒体系,大面积非法种植罂粟现象已经禁绝。紧盯海上毒品走私问题,建设海陆查缉站点29个,建立完善网格防线、空域防线、阵地防线、海域防线和陆域防线“五线合围融合治理”模式。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部署要求,以“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命名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秉承对国家、民族、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剑不归鞘,着力推动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拓展禁毒工作形势持续向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