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福安市公安局康厝派出所被评为全国第一届“敬老文明号”
2020-07-28 19:23作者:2013-11-11来源:
福安市公安局康厝派出所依托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立足公安实际,服务畲乡发展,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承诺“五心”服务,打造“美丽窗口”,得到辖区群众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9月,福安市公安局康厝派出所被评为全国第一届“敬老文明号”,这是我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公安派出所。 康厝派出所增强服务理念,深化民生警务工程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公安科技成果应用为核心,深化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拓展惠民内容,通过优化窗口服务流程、精简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自动化信息生成、开通预受理服务等创新工作模式,出台更多便民便企服务新措施。
一是在四区八室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康厝派出所参照优质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做到标识醒目,功能齐全,设置科学。融合警营文化建设,打造大方、美观、时尚、人性化的户籍办证大厅。
二是结合岗位工作,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实现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率的两个提升。针对辖区内部分山农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且农忙时群众抽不出时间到派出所办证等现状。康厝派出所户籍室结合“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开展一站式便民流动户籍室活动。每月不定时下基层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由“被动式”受理向“主动式”服务转变;加强警校共建,开通高考绿色直通车进校园服务,在校园内集中为考生优先办理二代证。此项服务将延伸为一项常态化服务,每年定时定点开展。
三是推进网络民生警务试点窗口建设。康厝派出所户籍室做为全市“5+N服务试点窗口”,运行宁德市首个“5+N”网上办事大厅,利用便捷的网络,满足远程服务需求,推出康厝派出所户籍室微信“微服务”平台,通过“微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发布通知通告,开展预约服务,解答群众业务咨询,吸引网络群体,打造个性警务,搭建沟通桥梁和谐警民关系。
四是建立弱势群体关爱档案。深入推进、细化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关爱弱势群体,从细微处着手,发挥公安工作优势,集中整合信息,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解决实际困难。派出所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以康厝中心小学为试点,摸底调查学校的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关爱档案,内容除包括学生的基本户籍信息外,还包括父母去向、家庭现状、性格特征、学业动态、列出需要帮扶的项目,并把对象分为红黄蓝三个等级进行管理,红色表示重点关爱,黄色表示一般关注,蓝色表示为普通关注。派出所、学校就红色对象建立1对1结对帮扶,跟踪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派出所还建立高龄老人关爱档案。以康厝村老年会为试点,对康厝村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对老人生活动态进行跟踪,了解生活起居情况,实行分类登记,促进老龄工作信息化管理,为老年人及时开具《健在证明》,以便其领取相关社会补助金;制作贴身放置的关爱联系卡,卡上写明老人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疾病史、派出所电话,以防老人在外患病或走失;对独居、生活困难、患病的老人,由派出所帮忙联系有关单位,申请扶助政策;与老年会定期举办联谊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关爱。
康厝派出所创先争优工作突出,被评为2009-2011年度福安市文明单位,2013年被评为福安市青年文明号,因敬老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显著,2013年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敬老文明号。在文明与和谐创建活动中走前列、当表率,有力地推动我市公安机关创先争优和创满意工作的提升。
一是在四区八室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康厝派出所参照优质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做到标识醒目,功能齐全,设置科学。融合警营文化建设,打造大方、美观、时尚、人性化的户籍办证大厅。
二是结合岗位工作,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实现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率的两个提升。针对辖区内部分山农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且农忙时群众抽不出时间到派出所办证等现状。康厝派出所户籍室结合“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开展一站式便民流动户籍室活动。每月不定时下基层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由“被动式”受理向“主动式”服务转变;加强警校共建,开通高考绿色直通车进校园服务,在校园内集中为考生优先办理二代证。此项服务将延伸为一项常态化服务,每年定时定点开展。
三是推进网络民生警务试点窗口建设。康厝派出所户籍室做为全市“5+N服务试点窗口”,运行宁德市首个“5+N”网上办事大厅,利用便捷的网络,满足远程服务需求,推出康厝派出所户籍室微信“微服务”平台,通过“微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发布通知通告,开展预约服务,解答群众业务咨询,吸引网络群体,打造个性警务,搭建沟通桥梁和谐警民关系。
四是建立弱势群体关爱档案。深入推进、细化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关爱弱势群体,从细微处着手,发挥公安工作优势,集中整合信息,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解决实际困难。派出所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以康厝中心小学为试点,摸底调查学校的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关爱档案,内容除包括学生的基本户籍信息外,还包括父母去向、家庭现状、性格特征、学业动态、列出需要帮扶的项目,并把对象分为红黄蓝三个等级进行管理,红色表示重点关爱,黄色表示一般关注,蓝色表示为普通关注。派出所、学校就红色对象建立1对1结对帮扶,跟踪关注,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派出所还建立高龄老人关爱档案。以康厝村老年会为试点,对康厝村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对老人生活动态进行跟踪,了解生活起居情况,实行分类登记,促进老龄工作信息化管理,为老年人及时开具《健在证明》,以便其领取相关社会补助金;制作贴身放置的关爱联系卡,卡上写明老人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疾病史、派出所电话,以防老人在外患病或走失;对独居、生活困难、患病的老人,由派出所帮忙联系有关单位,申请扶助政策;与老年会定期举办联谊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关爱。
康厝派出所创先争优工作突出,被评为2009-2011年度福安市文明单位,2013年被评为福安市青年文明号,因敬老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显著,2013年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敬老文明号。在文明与和谐创建活动中走前列、当表率,有力地推动我市公安机关创先争优和创满意工作的提升。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