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给力!蕉城法院在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2022-08-01 17:58作者:admin来源:蕉城法院

本网讯  近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以现场+视频形式举办全省法院立案信访业务培训班,蕉城法院作为在质效评估2.0+、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四家法院之一在省法院主会场作经验交流发言。


给力!蕉城法院在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图1)


近年来,蕉城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解纷需求为目标,围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大业务,在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指标体系2.0+版82项指标牵引下,持续提升司法效能,以实际成效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诉服质效2.0+评估指标得分长期位列全省法院第一名。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蕉城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一站式建设工作,坚持把一站式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部署,“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促,建立起院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庭室协同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多次召开院党组会、专题推进会、诉讼服务质效分析研讨会调研部署,抓好贯彻落实、重大事项协调、成效评估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对诉源治理、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摒弃“就案办案”思想,切实增强全院干警提升诉讼服务质效的行动自觉,全力推进诉服质效体系建设工作。

 

二、强化制度保障,坚持精细管理

 

以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考核2.0+版为抓手,全力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立案、审管、审判、技术等部门资源,成立工作专班,对标对表质效指标要求,坚持目标导向,认真学习,精准把握。确定指标专员分析研判各项指标,紧盯时效指标,深入分析得分重点、难点、堵点,做到实时跟踪、每日监督、每周研判、每月通报,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赶超进位。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质效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核范畴,引导员额法官将诉前调解与审判执行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引导诉讼服务中心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将工作重心从“立案”向“服务”转变,提升多元解纷、诉讼服务质效。

 

三、强化机制构建,提升司法效能

 

一是创新“三端四式”诉非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多元解纷新路径。蕉城法院于2020年3月25日在全省率先成立诉非联动中心,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抓中端、治微病”“抓末端、治已病”,创新“三端四式”诉非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减量工程。诉前调解案件占一审立案数量的比重均保持在100%以上,诉前调解成功数从171件升至565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从2019年的2.32%提升至现在的67.33%,万人成讼率从2019年128.02件下降至2021年的66.84件,为全市最低。二是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完善各流程无缝衔接。制定《开展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民事纠纷快速处理改革推进方案》《关于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和规范分案机制的规定(试行)》,通过科学构建团队,建章立制,精准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构建调裁一体、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机制,推动审判提质增效。2022年截至7月28日,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24.88日,极大提升了审判效率。三是推进“智慧法院”深度应用,提供诉讼服务新体验。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支撑,聚焦群众诉讼不便等突出问题,打造诉讼服务大厅、网上立案、12368诉讼服务热线、海上巡回法庭“厅网线巡”一体的立体化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主动适应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将送达、保全、鉴定等影响诉讼进程和审判效率的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实现对审判辅助资源的全流程监督、精细化管理、最大化使用,努力提升诉讼服务质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