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打造“全国优秀公安局”
八年来,刑事打击工作、公安业务综合考评、执法质量考评连续第一,全区公众安全感四次进入全省前十。取得这些成绩,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的秘诀是什么——
本网讯 5月19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福建英模代表团赴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参加表彰大会。大会上,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
一个基层公安局,凭什么在全国2800余个县区级公安局中脱颖而出?
“互联网+科技”助推打防效能
2016年5月7日,该局刑侦大队接到报警称,市区城东路某小区一民房被盗,保险柜中146万元现金及大量金银首饰不翼而飞,涉案价值170余万元。接报后,刑侦大队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协同各技侦部门进行勘验调查,并第一时间收集提取现场证据。5月27日,通过大量侦查、走访、视频研判和轨迹追踪工作,民警最终确定嫌疑人身份及行动轨迹,迅速布下天罗地网将其抓获,并追回130余万元赃款及部分金器,成功破获这起闽东地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的单起盗窃案。
“案件的迅速破获,得益于我们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宁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蕉城区副区长、蕉城分局局长阮细章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局立足辖区实情,在全区万人警力比仅7.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建立了视频指挥作战室、情报视频侦查队、互联网监控中心、技侦工作站等队伍,汇集侦查资源,归口研判情报,有力提升打击破案效能。今年以来,辖区违法犯罪警情比下降18%,破案率上升36.8%,受理治安案件比降11.8%,刑事打击工作连续8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区公众安全感第四次进入全省前十。
同时,在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前沿阵地和服务社会的第一窗口——公安派出所,该局顺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信息化建设趋势,开启了“互联网+”治安防控模式,在八都派出所试点开展“数网一体化”建设。在实地采集“人地事物组织”基础信息后,结合航拍数据、GPS定位、GIS系统,打通治安要素链接,建成“数网一体”基础平台,实现辖区情况一键查询,治安要素精细管控,警情处置3D定位等功能。通过“数网一体化”建设,八都派出所夯实了基础工作,辖区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近两年行政案件发案数相比往年下降43%,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46%。
“软硬兼施”提升执法质量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办案。公安民警执法办案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发挥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这支公安队伍的一把手,阮细章深知,执法规范就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如何建立一套标准体系,规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各个环节、步骤?2009年,该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多次组织民警前往省内外公安法制部门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研发了一套执法质量考评系统。“该系统改变了以往只能对已结案件进行考评的事后监督模式,将执法办案审核关口前移,促进执法办案的网上流转,闭环管理。”阮细章告诉记者,执法质量考评系统通过民警补正、法制员扣分还分等功能,在事前、事中把错案、信访案消灭在个案考评的各个阶段,使执法不规范问题第一时间得到纠正,对提升全局整体执法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硬件够硬,软件也不软。针对警力不足、队伍涣散、纪律不严、工作不实等问题,该局率先试行以“绩效”为主抓手的队伍管理机制,从分局党委班子做起,覆盖全警,实行捆绑考核、奖优罚劣。通过建立考评、警示、问责的执法规范体系,严格落实执法奖惩,形成队伍管理、业务实绩、执法质量为一体的绩效管理机制,充分激发队伍活力,提升业务能力。
同时,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法制员制度,建立法制大队法制民警、重点办案单位专职法制员和其他办案单位兼职法制员的三级执法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加强源头管理,对所有行政、刑事案件进行层层审核把关,最大限度地防范各种执法不规范问题产生。
系统、科学、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带动全体民警比学赶超、争先创优。自2009年以来,该局连续8年获得宁德市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第一名,分局班子连续两次被省公安厅评为县级公安机关“好班子”,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3项,省部级20项,地厅级178项,县处级464项。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您好,我在店铺调出了监控,可以清晰看到嫌疑人的摩托车车牌号,照片附在申请诉求中。”今年6月6日,市民王女士通过该局研发的“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向办案民警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并提交有关证据。
王女士是一家食杂店的老板。不久前,一名男子在其店铺购买东西时,询问王女士是否能用微信转账功能与其兑换现金。不料,该男子在收到王女士的微信红包后便骑着摩托车逃之夭夭。报案后,办案民警给了王女士一个“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的账号及密码。登录平台后,王女士可查询到案件办理的状态、当前采取措施的法律依据、当事人当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等。而办案民警则可根据案件进展,对案件证据及状态进行及时补录、更新。事后,王女士在平台“满意调查”板块中,对办案民警的工作表示满意。
“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可过去由于缺乏沟通了解,群众对我们公安工作常常存在误解。即使执法质量有所提高,群众满意率却不见起色。”谈起曾经存在于警民之间的“壁垒”,阮细章深有感触,“而‘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的存在,很好地促进了警民的良性互动,成为打破‘壁垒’的利剑。”
据介绍,“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是我省首个互动式执法办案系统。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解决案件悬疑问题,确保当事人的知情权,排除当事人及其家属对案件困惑状态,通过短信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同时,收录双方当事人主张举证、提供线索及证人证言,在保障当事人参与权的同时,解决案件查证问题,促进办案单位更好了解案件原始状态和客观事实,作出全面客观、依法公正的处理。
“从‘面对面接触’到‘键对键沟通’,‘阳光执法办案互动平台’改变了警民互动的传统模式。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访问人数达50万余人次,使长期困扰基层公安机关的信访问题明显下降。”对此,阮细章不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