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吹响服务冲锋号 域外巡回促发展
2020-07-28 19:24作者:李婷 2014-4-1来源:
周宁,这个位于闽东山区的小县城,仅有20万人口,却有超过10万人在外经商从事钢贸行业,注册企业2万多家,年贸易额3000多亿元,域外经济较为发达。近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钢贸行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为保障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民生、稳定民心,周宁法院于2012年设立了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巡回法庭的法官驻扎在钢贸商集中区办案。采取“工地开庭”、“市场开庭”、“仓库开庭”等移动开庭方式,不断完善司法服务机制,妥善审结涉域外经济中发生的矛盾纠纷。通过吹响“深入调研主动服务”、“能动司法延伸服务”、“绿色通道便捷服务”、“强化执行威慑服务”、“妥善审理保障服务”五个服务冲锋号,加强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的功能,保障周宁县域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12年以来,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387件,标的额达27.64亿元,审结1298件,结案率达93%。
深入调研,主动服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下设协调组、审判组、执行组。协调组负责后勤保障及相关协调工作;审判组负责相关案件财产保全、审理工作;执行组负责相关案件的执行,以“一站式”工作流程处理企业纠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域外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基于周宁的县域特点及民商事审判的工作经验,该院采取审判资源审核的模式,机动组织立案、民商事、执行、后勤人员深入周宁在外钢贸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司法需求,召开座谈会、提供法律咨询,主动为周宁域外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同时制定下发《关于为县域、域外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职能作用,依法保障和促进我县域内域外民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成立以来该院巡回法庭法官驻扎办案达52人次,累计长达6个多月,提供法律咨询500多人次。
能动司法,延伸服务
为确保人民法院的工作思路与县域外经济的发展同步,周宁法院坚持能动司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延伸司法服务渠道。通过通过三个渠道实现。即:跟踪了解县域外民营企业发展动向。通过参加地方职能部门涉及域外民营企业发展的联席会议等方式,密切关注域外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局与方向,积极跟踪并研究域外经济的发展动态,更新司法理念,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域外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纠纷;用好用活工作建议和司法建议。在对域外民营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指导性文件或对策出台前,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通过工作建议等方式,推动依法科学决策。对案件审理、执行中发现的相关部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相关部门依法办事;运用多种方式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行为。针对该县域外民营企业发展中钢贸市场交易行为以及担保公司的运作经营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布合同书范本等形式予以指导,预防纠纷发生;依法引导企业用工行为,促进企业在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缴纳保险等方面的规范化。
2012年来共向企业提供建议28条,接受企业咨询130多次。
绿色通道,便捷服务
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以“一站式”工作流程处理纠纷。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繁简分流,帮助涉诉域外民营企业快捷解决纠纷;在立案阶段,积极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导诉、立案、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涉诉域外民营企业,依法做好诉讼费用的减缓免工作,确保他们打得起官司。同时进一步扩大巡回审判工作,积极推行“假日法庭”、“预约开庭”等便民、利民措施,实现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审判、就地执行的高效工作模式。健全的制度、无缝的“对接”、各方的合力,使周宁法院服务域外经济巡回法庭迈入了“快车道”,做到了“隐患早发现、事件早排查”。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来通过服务域外经济巡回法庭为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19万元。
强化执行,威慑服务
针对周宁县域外经济的特点,周宁法院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动,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对有财产而拒绝履行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及时为中小企业实现债权、回笼资金,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通过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予以严惩,起到“执行一件,威慑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同时加大执行公开力度,从县域外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审慎处理有重大影响或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件,力争“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对影响县域外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各种方式,使群众了解各类案件的审判依据和审理结果,指导公民自行解决纠纷,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交易习惯和行为规范,努力促成形成有利于县域外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2年来该院巡回法庭法官分赴华东各省市巡回办案,查封房产26套、轿车45辆,冻结扣划银行账户及股权标的总额1.3亿元。
妥善审理,保障服务
周宁法院从维护域外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正确处理调判关系。针对县域外经济总体发展形势,企业间的地缘、人缘关系密切等实际情况,对诉到人民法院的各类民商事纠纷,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尽量使用调解方式结案,通过修复双方交易关系,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或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债务等案件,穷尽各种调解方法仍无法达成协议的,依法及时作出裁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诉调衔接工作体系预防和化解纠纷,不断拓展纠纷解决渠道,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及立案调解的过滤功能,通过立案审查阶段“调解窗口”及立案法官的工作,将依法不属于法院受理或者通过诉外渠道更有利于矛盾解决的纠纷,分流到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加强对企业内设联系点、联络员的指导,将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仅今年1-3月为止,该院就诉前成功调处各类民商事纠纷10余件,调解率达100%。
为保障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民生、稳定民心,周宁法院于2012年设立了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巡回法庭的法官驻扎在钢贸商集中区办案。采取“工地开庭”、“市场开庭”、“仓库开庭”等移动开庭方式,不断完善司法服务机制,妥善审结涉域外经济中发生的矛盾纠纷。通过吹响“深入调研主动服务”、“能动司法延伸服务”、“绿色通道便捷服务”、“强化执行威慑服务”、“妥善审理保障服务”五个服务冲锋号,加强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的功能,保障周宁县域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12年以来,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387件,标的额达27.64亿元,审结1298件,结案率达93%。
深入调研,主动服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下设协调组、审判组、执行组。协调组负责后勤保障及相关协调工作;审判组负责相关案件财产保全、审理工作;执行组负责相关案件的执行,以“一站式”工作流程处理企业纠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域外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基于周宁的县域特点及民商事审判的工作经验,该院采取审判资源审核的模式,机动组织立案、民商事、执行、后勤人员深入周宁在外钢贸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司法需求,召开座谈会、提供法律咨询,主动为周宁域外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同时制定下发《关于为县域、域外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职能作用,依法保障和促进我县域内域外民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成立以来该院巡回法庭法官驻扎办案达52人次,累计长达6个多月,提供法律咨询500多人次。
能动司法,延伸服务
为确保人民法院的工作思路与县域外经济的发展同步,周宁法院坚持能动司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延伸司法服务渠道。通过通过三个渠道实现。即:跟踪了解县域外民营企业发展动向。通过参加地方职能部门涉及域外民营企业发展的联席会议等方式,密切关注域外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局与方向,积极跟踪并研究域外经济的发展动态,更新司法理念,找准切入点,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域外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纠纷;用好用活工作建议和司法建议。在对域外民营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指导性文件或对策出台前,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言献策,通过工作建议等方式,推动依法科学决策。对案件审理、执行中发现的相关部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促进相关部门依法办事;运用多种方式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行为。针对该县域外民营企业发展中钢贸市场交易行为以及担保公司的运作经营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布合同书范本等形式予以指导,预防纠纷发生;依法引导企业用工行为,促进企业在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缴纳保险等方面的规范化。
2012年来共向企业提供建议28条,接受企业咨询130多次。
绿色通道,便捷服务
服务域外经济发展巡回法庭以“一站式”工作流程处理纠纷。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繁简分流,帮助涉诉域外民营企业快捷解决纠纷;在立案阶段,积极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导诉、立案、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涉诉域外民营企业,依法做好诉讼费用的减缓免工作,确保他们打得起官司。同时进一步扩大巡回审判工作,积极推行“假日法庭”、“预约开庭”等便民、利民措施,实现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审判、就地执行的高效工作模式。健全的制度、无缝的“对接”、各方的合力,使周宁法院服务域外经济巡回法庭迈入了“快车道”,做到了“隐患早发现、事件早排查”。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来通过服务域外经济巡回法庭为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19万元。
强化执行,威慑服务
针对周宁县域外经济的特点,周宁法院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动,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对有财产而拒绝履行的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及时为中小企业实现债权、回笼资金,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通过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予以严惩,起到“执行一件,威慑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同时加大执行公开力度,从县域外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审慎处理有重大影响或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件,力争“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对影响县域外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通过各种方式,使群众了解各类案件的审判依据和审理结果,指导公民自行解决纠纷,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交易习惯和行为规范,努力促成形成有利于县域外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012年来该院巡回法庭法官分赴华东各省市巡回办案,查封房产26套、轿车45辆,冻结扣划银行账户及股权标的总额1.3亿元。
妥善审理,保障服务
周宁法院从维护域外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正确处理调判关系。针对县域外经济总体发展形势,企业间的地缘、人缘关系密切等实际情况,对诉到人民法院的各类民商事纠纷,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尽量使用调解方式结案,通过修复双方交易关系,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或恶意拖欠甚至逃废债务等案件,穷尽各种调解方法仍无法达成协议的,依法及时作出裁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诉调衔接工作体系预防和化解纠纷,不断拓展纠纷解决渠道,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及立案调解的过滤功能,通过立案审查阶段“调解窗口”及立案法官的工作,将依法不属于法院受理或者通过诉外渠道更有利于矛盾解决的纠纷,分流到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加强对企业内设联系点、联络员的指导,将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仅今年1-3月为止,该院就诉前成功调处各类民商事纠纷10余件,调解率达100%。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