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东源乡创新思路化解矛盾纠纷: 从“单一”到“多元”

2020-07-28 19:24作者:2014-4-22来源:
    东源乡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上下功夫,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倾听诉求是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此,东源乡强化了乡-村(社区)-组三级调解体系:在村民小组一级,以“电话十户联防”为基础,建立“平安联防户长-“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知识分子、老复员军人)-村民小组长”化解矛盾纠纷“三级联调”工作机制;在村(社区)一级,除了按流程办理的诉求件之外,还探索创建了挂村领导“五包”工作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问题化解、包息诉息访、包人员稳控。挂村领导对所挂的村信访维稳工作突出问题的落实负总责,村(社区)两委负责人对本村信访维稳工作突出问题的落实负全责,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在乡一级,乡党委、政府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倾听群众诉求工作例会,研判诉求形势,解决疑难问题,责成各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各种矛盾隐患。党政班子成员以“群众评项目,干部照镜子,建设‘四区新东源’”活动为载体,定期、定点接待群众,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对群众诉求进行登记、建档,合理诉求限期办结,凡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规定及时办理,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工作日;不能马上办理的,协调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并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于无法解决或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紧急情况,则马上报告,及时提交上级有关部门解决。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把党和政府对群众工作要求变成每一个党员干部有约束力的“规定动作”,从而与惯常的运动式群众工作区别开来,赢得了群众信任。
  通过常态化工作机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引导涉法诉求群众走法律渠道,有效纠正了群众“信上不信下”问题、“信闹不信诉”问题、“信访不信法”问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