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屏南县局多策并举打造“最美窗口”为民服务品牌

2020-07-28 19:24作者:2014-5-22来源:
    今年以来,屏南县局窗口单位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争创“文明服务窗口”、争当“文明服务标兵”为载体,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最美窗口”服务品牌,优质高效,亮点频现,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季度,全局窗口服务实现了“零投诉”。 
    一、抓好“三个坚持”,让群众办事更温馨。一是坚持“八个公开”:在接待大厅醒目位置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服务项目、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办结时限、服务费用和监督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和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坚持“六个规范”:规范接待区域、服务设施、服务标识、挂牌上岗、办事程序和办事纪律。悬挂事项办理流程图,提供明白纸和宣传页,方便办事群众及时掌握或查询所办事项的流程和需要携带的资料,做到“首问责任制”100%落实,窗口服务承诺100%兑现,车驾检审业务100%通过短信“温馨提醒”,提高办事效率,节省办理时间。三是坚持“四个标准”:窗口接待民警做到“一笑”,接待群众咨询办事、来访投诉和报警求助,笑脸相迎,微笑服务;“双手”,接收和送达材料双手送递;“三心”,接待热心、工作细心、咨询耐心;四声,群众询问有应声、处理问题有回声、听到表扬有谢声、群众离开有送声。 
    二、落实“三项机制”,让群众办事更便利。一是落实一次性告知办理机制:服务窗口坚持做到“一次告知、二次办结”,对符合审批条件且申报材料齐全的,当场予以办理;对材料不齐的,接待民警一次性全部告知,确保当事人补齐材料后二次来窗口时一次办结。对当日因特殊情况没有办结的业务,按照申请人自愿的原则,留下联系方式,由窗口民警帮助办理邮寄、速递服务。二是落实一窗式高效受理机制:围绕接待、受理、登记、审批、发证等各个环节,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便民服务措施,简化工作手续,缩短办理时间,坚持做到“五清”,即咨询一次讲清、表格一次发清、材料一次收清、内容一次审清、手续一次办清,力争让办事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少排一次队。三是落实一站式温馨服务机制:在窗口高峰时段,为群众发放排号顺序,积极引导群众在等候休闲区静候,推出加班延时、提前预约、主动上门等服务新举措,并开通老、弱、病、残、孕业务办理绿色通道,让办事群众从细微之处感受点滴温暖,积极营造温馨有序的窗口办事环境。针对辖区群众因路途遥远或工作繁忙等原因,通过流动服务车、流动车管所、流动办证点等进村入企服务的方式,想方设法为群众做好事,尽心竭尽全力为群众解难事,使群众真正得到便利和实惠。 
    三、擦亮“三大窗口”,让群众办事更放心。一是擦亮出入境与户籍服务窗口:在办事大厅基础设施建设上,休息区普遍配备饮水机、一次性纸杯、安设舒适座椅,配齐雨伞、老花镜、笔墨纸张、便民箱等便民设施,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公开评议投诉电话,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真正把评判权交给办事群众。在上岗礼仪和工作责任心上,推行“三不上岗”和“三不下班”制度,即头发不梳不上岗、衣服不烫不上岗、皮鞋不亮不上岗,不接待完最后一位群众不下班、不处理完当天的业务不下班,不办完急办的事项不下班;在接待服务办事群众上,始终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茶水相递、一张指南相赠、一个答复相送,让办事群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舒适。二是擦亮交管车驾管服务窗口:服务大厅划分休息区、宣传区和办公区,设立咨询台和导办服务,推行所领导接待制度和值日警官制度,由所领导和值日民警负责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由导办员引导群众正常办理业务,设置电子显示屏公布证照办理情况,优化大厅办证环境,并使用排队叫号系统, 保证“先来先办,后来后办”,有效杜绝了拥挤或插队办理现象。三是擦亮110报警服务窗口:着力打造“情系万家110”服务品牌,按照接警迅速、调度有力、反应灵敏、处置得当的要求,严格落实《110报警服务工作规范》、《110报警服务工作文明用语》、《110报警服务工作接警规定》等规章制度;结合报警服务岗位实际,适时组织开展“假如我是报警人”换位思考,强化为民服务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接警人员问警答复和指挥调度水平;建立警情回访长效机制,每日对辖区有效警情开展电话回访,并推出回访问效新模式,向报警人了解接警态度、处警速度、服务质量和处理结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实现了接处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