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宁德边防支队“净海一号” 专项整治行动开局良好

2020-07-28 19:25作者:2014-6-26来源:
    自6月3日宁德市综治办部署开展“净海一号”海上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宁德边防支队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战报喜讯频传。截至目前,累计查破各类成品油、红珊瑚、“三无”船舶等案件20起,共查获无合法手续成品油313吨,红珊瑚46公斤,抓获各类嫌疑人、违法人员52名,扣押涉案船只10艘、车辆10部,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一、严密组织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迅速动员部署。支队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宁德市公安边防支队“净海一号”海上治安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专项行动的任务目标、职责分工、责任追究等事项,细化各级职责任务。要求各大队按既定工作目标,强化打防措施,确保专项行动打出成效、打出声威。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了《宁德市公安边防支队“净海一号”专项整治行动责任状》,要求各大队第一时间成立相应工作小组,明确业务主官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支队党委委员还采取分片包干方式,带头深入基层结合阶段重点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查找漏洞不足,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保障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落实问效举措。实行“每月点评任务推进,包片常委责任包干”倒查问责制度,将专项行动落实成效纳入每月十项重点工作考评体系,严格落实奖惩。对行动迅速,工作成效在支队范围内排名前三名的单位,给予奖励;对无工作成效的单位,责令第一责任人在支队作出检讨。以责任倒查压力促进工作落实,有效提升了全体官兵参与专项行动的积极性。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打击成效。一是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做到“面上查”。组织官兵在辖区全面开展巡查,通过“拉网式”工作方式,大力推行设卡盘查、错时巡查等勤务制度,并根据各区域治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开巡与便衣巡、车巡与步巡等交叉式、混合式巡防,最大限度拓展了巡查覆盖面,营造出全面清查、全面整治的高压态势,及时摸排发现各类打击对象。截至目前,共开展设卡巡逻58次,检查港澳口260个,油罐车530台次,船舶825艘。二是强化重要区域管控,做到“点上控”。组织官兵重点检查辖区港澳口、码头、船舶停靠点等重要区域和部位,通过各类技术侦查手段,随时掌控重点区域的动态,及时分析研判,以此开展专案侦破和有针对性的打击行动,实现精确打击的目标。截至目前,支队已查获涉嫌无合法手续成品油案11起,查获涉嫌非法猎捕红珊瑚案4起,查获涉嫌“三无’船舶案5起,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三是强化情报信息收集,做到“线上抓”。针对走私成品油、非法猎捕红珊瑚、“三无”船舶出海作业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性质和特点,适时调整情报收集方向,充分发挥海上治安信息员的作用和优势,增加社会接触面,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线索。船艇大队根据情报线索查获1起涉嫌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共查扣红珊瑚约15公斤,涉案价值约700万元。
    三、扩大宣传攻势,营造浓厚氛围。一是结合走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大走访活动,紧紧抓住伏季休渔期沿海船舶“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证集中”有利时机,深入辖区沿海各港澳口、码头、渔村等人员集中场所,向辖区群众面对面的开展政策法规和当前专项行动常识宣传教育,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行动中来。先后悬挂横幅120条、张贴海报和标语520张、发放宣传单7000余张,提升群众参与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热情。二是通过内部媒介制造活动声势。利用部队内部宣传媒介,全面掀起制造“净海一号”专项整治行动舆论声势,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支队在单位网络主页定期发布专项行动战报,发送贺电,及时通报和报道各单位活动进度和工作成效,展示工作成果。通过比进度、比成效、比能力,充分激发了官兵工作积极性。三是利用外部媒介扩大传播范围。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传统新闻媒体以及警务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为载体,集中宣传行动战果成效和典型案例,提升了群众对专项行动的知晓率,进一步震慑犯罪分子,扩大行动的社会影响力。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福建日报等30余家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转载支队破获的1起重大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红珊瑚案,取得了强烈反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