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寿宁县公安局推行从优待警50条获赞——山城吹拂“暖警”风

2020-07-28 19:26作者:2015-5-21 来源:
  “从优待警,关注民警家庭和谐幸福,以民警的呼声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民警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寿宁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振华在全县公安工作会议上提出,2015年要把从优待警工作作为强化公安队伍规范化建设和推进公安工作的重要抓手,健全完善从优待警长效机制,着力解决民警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使从优待警工作逐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带动队伍规范化建设,促进公安工作的整体提升。

               陈智辉下乡
  “暖警”先从“暖胃”开始
  2月9日,刚刚履新的寿宁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振华来到犀溪派出所巡查慰问。没几天就是春节了,而闽东北的这座山区小城依然很冷。叶振华走进民警值班室,见值班民警正大口吃着泡面。叶振华关切地问所长翁镇东:“我们民警平常就吃这些?”翁镇东答道:“派出所条件有限,临近春节了,乡政府食堂停伙,值班民警只能到当地群众家搭伙。遇到加班、出外勤误了点,就只能靠吃泡面充饥。”

       “春节值班,一定要让民警吃好穿暖!”
  “回到局里以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民警年节驻所值班,听着阵阵的鞭炮声、看着电视里的团圆画面,而自己连吃饭都成问题,要吃泡面填肚子,让我深感愧疚!一定要给基层一线民警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能让民警再为吃饭问题伤脑筋了。”回到局里,叶振华当即拨出经费2万余元,为芹洋、坑底、大安等13个基层派出所和3个春运服务站添置电冰箱、简易炊具,搭建、改造了部分派出所的民警食堂,彻底解决了全县春节执勤民警的吃饭问题。腊月寒冬里的这一暖心举措,吹响了寿宁县公安局2015年暖警工程的第一声集结号。紧接着,2月13日,工会改选;4月3日,成立“暖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4月27日,出台了《寿宁公安从优待警50条》……
  “每年使全局民警、文职、工勤人员休假率达到95%以上”、“建立民警及其父母、子女、配偶的医疗绿色通道”、“表彰奖励、职级待遇尽量向基层一线民警倾斜,充分肯定和认可基层一线民警工作成绩”、“对报复袭击民警,妨害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犯罪活动,依法及时惩处,增强民警执法信心,解除民警执法时的后顾之忧”……
  作为《从优待警50条》的发起人,该局政工室主任詹炳生告诉记者:“寿宁公安出台的从优待警10项制度50条规定,是对公安机关原有从优待警工作的整合与延伸,几乎涵盖了民警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翔实具体并易于操作,从民警个人成长、身心健康、组织保障、文化育警、关爱生活等多个层面入手,是一套凝聚警心、稳定队伍、焕发激情的重要举措。”
  暖警心,聚人心。一场由局长慰问送冰箱开锣的寿宁公安“暖警”工程四重奏,在闽东北的这座小山城欣然奏响,如和风细雨,暖润了民警与家属们的心田……
  “暖警”暖了身子热了心
  大眼睛,笑起来眉眼弯弯,青春阳光的新警刘宇芳,是这次寿宁县公安局深化暖警工程以来,第一批受益的民警。刚结束新警培训的她,被安排在离县城仅15分钟车程的大安派出所。刘宇芳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大安派出所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警,她感到自豪与幸运。她坦言,在自己印象中,基层派出所的条件很艰苦,没想到自己报到当天就拎包入住了所里为她准备好的单身宿舍,就餐的乡镇食堂就在派出所隔壁。
  刘宇芳带着记者走进民警生活区参观她的宿舍,电视、空调、热水器,三大件已购置齐全。就在这时,外出调解纠纷的何邦贵所长回到派出所,他指着修葺一新的外墙告诉记者:“这栋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外面下大雨,楼里就下小雨。今年,局里出钱将整楼彻底修缮,另外,局领导还出面协调乡政府,为派出所新争取了三间办公用房。”

                 凝心聚力

                  晒厨艺

             玩击鼓传花游戏
  何邦贵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已经20多年,派出所的酸甜苦辣,43岁的他早已尝了个遍。说起最近全局热议的“暖警”50条,何邦贵跟记者打趣道:“之前我们基层民警最怕年节,因为除了泡面呢,还是泡面!”乡镇派出所逢年过节,民警日常工作与安保任务都会加重,一误点就吃不上饭,食堂停办,街上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何所长回忆说,以大安派出所为例,几年下来,所里的每位民警最少吃了500包以上的泡面,他自己这些年起码吃了1000包以上,其他兄弟派出所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现在好了,局长给我们送来了冰箱、电磁炉,可以存储干粮水果,或提前先煮好放在冰箱里,赶不上趟时拿出来热一下,就能吃上热饭热菜。所以啊,宇芳可能要成为我们所吃泡面最少的民警了。”
  据了解,《从优待警50条》中,在加大对基层一线、实战单位购买装备经费的投入、改善民警居住条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让新警在基层得到锻炼的同时又及时解除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所以何邦贵讲的派出所艰苦的故事,在刘宇芳听起来,应该觉得自己是幸福满满的。
  “暖警”聚了人心提了战斗力
  采访中,一张南阳派出所民警赛厨艺的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中的民警们脸上写满了快乐,俨然是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
  当记者走进派出所五楼的小食堂时,民警们正准备吃饭。民警练为书喊了一句:“宗双还没回来,应该在路上了。”“那等他回来一起吃吧。”大家丝毫没有因为这样的“迟到”而有任何不满。在等待出警未归的同事时,大家并没有闲着,有的在讨论案情,有的在交流办案经验,有的在聊最近看的好书……
  所长张建龙俨然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告诉记者,人到齐了开饭是他们所的惯例,这样的场景在所里经常上演。民警们上班时间各忙各的,饭点在小食堂加强沟通学习、相互交流业务,有的时候吃完饭还继续讨论着舍不得走。

             南阳派出所民警用餐
  今年1月10日,值班民警练为书接到一位父亲打来报警电话,举报自己儿子吸毒。就在小练带嫌疑人在医院做尿检时,新的警情又来了,这可怎么办?正在派出所健身房锻炼的民警张宗双见状,二话不说换上衣服就替小练出警去了。“由于我们派出所警情多,值班民警出警过程中,经常还会接到其他警情,但只要还在所里的民警,都会主动帮忙出警。” 练为书告诉记者,“以前同事们下班后就回家,遇上这种多发的警情,就需要所领导出面协调,逐一通知民警回所帮忙。现在所里的文体设施越来越多,大家下班后并没有马上回家,大多留在所里看书、健身、学习。忙不过来的时候,大家都会主动顶上,所里的每个同事都帮我出过警,我也帮每个人都出过警。”

  局领导与“民警维权委员会”成员第一时间介入案件维权调查,看望因公负伤民警。
  张建龙介绍,他从警那会儿,吃住都得自己解决,现在压根不用考虑生活问题,新警工作起来安心多了。《从优待警50条》很多政策向基层一线民警倾斜,从吃、住、行到个人成长、待遇升迁,条条都很实在—宿舍配备冷暖空调、液晶电视、派出所开通无线wifi,对在偏远农村派出所工作三年以上优秀的民警、文职及时予以调岗……“要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警心的凝聚,转化为空前的工作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学习的氛围日益浓郁,民警的能力素质大大提升,现在所里的每一个民警都能安心工作爱岗敬业,都能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
  数据显示,南阳镇共有2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万余人,派出所现有民警6人、协警4人,负责辖区户籍、治安、交通、消防、民爆,流动人口、行业场所等管理。2014年,南阳派出所的接处警量达1200余起,民警除上班8小时外,每天还要有2名民警与2名协警24小时值班。遇到突发事件、专项行动、疑难案件,民警的日常工作量可想而知。正是“暖警”工程营造了基层派出所“互帮互促互学”的大家庭氛围,缓解了一线警力不足的问题。
  “暖警”不忘暖家属
  作为民警家属,最担心的就是民警的安全问题。警嫂叶老师告诉记者,她经常听到社会上不少人说,警察“威风”、“有特权”。但实际情况却是工作繁重、身心疲惫,一线警察更是有苦难言。出警时被辱骂、被殴打、被诬告,甚至被报复,也都是常事。但作为人民警察还必须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如何缓解民警压力?如何维护警察的权益?如何让家属更有安全感?这是寿宁县公安局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和实践的课题。政工室主任詹炳生告诉记者,《从优待警50条》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就是保护民警、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对于侵害民警的行为,我们的态度与措施都是—零容忍!
  采访中,一位警嫂这样说:“我敬重我的丈夫,他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担心我的丈夫,他随时直面危险;我埋怨我的丈夫,家里大小事都靠我一人,孩子生病时,他在值班。”今年以来,寿宁县公安局把解除基层一线民警后顾之忧作为暖警工程的一项内容,由政工部门牵头,建立民警及其父母、子女、配偶的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当民警及其直系亲属患病时,医院在核对登记身份信息后,可先行安排就诊或入院医治,指定资深的医生和护士为民警家属提供最优质的诊疗服务;对民警家属工作调动、孩子入学等需要照顾帮助的问题,由组织出面与有关部门协商……
  一线民警,最为难的事就是照顾不了家庭。“我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可一想到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一想到家庭的事情大大小小几乎都要靠妻子担着,心里真的很内疚,说实话,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工作。”罗晓春是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业务能力强,刑警办案,经常是说走就走,一走就是好几天。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年岁已高,妻子不理解闹情绪。一连串的问题让他倍感压力,甚至有时让他工作分心,无奈之下,他多次提出转岗。政工室为解决罗晓春的家庭问题,想方设法,多次找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终于将罗晓春的妻子聘为禁毒社工。罗晓春告诉记者:“以前妻子不理解我的工作,现在由于工作关系,她跟我们单位联系接触多了,对我们的工作更加理解、支持。她能帮我照顾好家庭,就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硬件不足软件补,不能总是要求民警要做什么,我认为就是应该多想想,我要为民警做什么?我应该为基层一线做什么?只有不断健全完善从优待警工作机制,改善派出所硬件建设、丰富警营文化生活、警力待遇向一线倾斜,做细、做实、做强"暖警"工程,才能营造基层公安机关拴心留人的软环境。”叶振华如是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