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为发展助力 为民生护航

2020-07-28 19:26作者:2015-6-17 谢红都来源:

——全市政法综治部门保民生促发展工作侧记
    6月10日晚,市区在一阵暴雨过后显得特别闷热,在闽东大广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警依然坚守岗位查来往酒驾,警服已然湿透。据了解,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部署要求,按照“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全力维护大局稳定”的目标,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雷霆”行动,以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不仅公安系统,今年全市政法综治系统始终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开展“三转一加强”活动,在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便民惠民保障民生、防范金融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积极作为,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涌现出一个个先进典型人物,取得良好成绩。2014年,我市在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的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考评中,名列第三名,持续保持了前列水平,为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发挥了重大作用。
优化环境,当脱贫创业的服务者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先后就政法综治系统服务保障“六新大宁德”建设、贯彻“三比一看”、“三转一加强”作出部署,全市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地创新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兴业环境,为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福鼎市赤溪村,30年前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多年来在各级党委部门的扶持关心下,华丽转身成小康村。去年,为了开发生态农业,敦促当地农业发展,赤溪村民委员会与该村40余户村民共同签订了一份140余亩土地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有部分村民对合同存在质疑。福鼎市法院“法官工作室”的法官得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法院的协调,双方重新达成租赁协议,农业观光项目也顺利开工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市政法部门始终围绕服务发展大局中心任务,扶贫攻坚积极作为,在争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方面也有创新做法。边防支队研究制定十项举措,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宁德核电、大唐火电、漳湾天冠等7个省市级重大项目设立驻企警务室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完成边防辖区全部省级以上重点项目驻企警务室建设工作,全力打造“驻企警务”。支队还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发展闽东旅游经济战略部署,为景区工作人员、游客提供安全防范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全力开展“旅游警务”,助推闽东旅游经济发展。
上面的例子只是我市政法系统始终服务发展大局的一个工作缩影,全市政法综治部门针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在服务发展的道路上,调动了最大的热情,在服务经济发展和建设民生工程方面狠下功夫。面对经济发展的重重压力,市政法机关各挥所长、积极部署,主动为经济发展新常态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创新服务,当安居乐业的守护者
    为了形成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和服务民生发展的长效机制,市政法综治部门围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全面健全政法综治常态机制,改进作风,创新民生服务效能机制。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民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也得到诸多启示。
    蕉城区临海,地理环境决定决定了一部分群众以海为生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也处于上升期,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新型化、专业化等特点,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安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时,当地渔民大遇到问题都要涉海坐船来解决纠纷,成为沿海老百姓的一大负担。
    对此,该区检察院成立“三都海上巡回检察室”,组织干警上渔村、上渔排、进渔家,就地解决众多渔民养殖户的涉法纠纷。同时重点加强对涉及燃油补贴及海洋渔业部门其他补偿资金发放的监督,从中发现和收集职务犯罪线索。现已与三都镇开展了挂点帮扶共建活动3场,检察长接待活动5场、“预防五进”6场、社区矫正法律咨询3场,受理举报线索3条,化解矛盾纠纷3起,实现涉检矛盾纠纷化解在海岛、渔排上。
    在创新服务的过程中,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基层法务工作者。寿宁县公安局坑底派出所所长陈智辉10多年来扎根基层一线工作,在全市公安机关首创“背包警务”模式,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以“一本笔记记住社情民意、一个背包背起群众重托、一套台账做实基础工作”的“三个一”工作法,将警务工作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将服务平台移到深山辖区的各个角落,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两年多来,访遍了辖区20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对辖区5800多户,22000多人的分布和治安热点、难点了然于胸,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村民们的信任、拥护和支持,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哥”所长。
    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始终是政法综治部门工作重心。在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方面,抓住影响医疗秩序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和开展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面,突出组织领导、隐患整治、路面管控、车辆管理、督促检查、氛围制造“六强化”,并出台系列文件;在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方面,积极构建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六大体系”,有力维护了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搭建平台,当依法治国的宣传者
依法治国,普法先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懂法守法护法的氛围,全市政法综治系统搭建多个宣传平台,以更好的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积极担当依法治国的宣传者。
在柘荣,该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乡村耆老的“权威”的作用,在每个乡镇组织退休老干部们组成“小板凳”法制宣传队,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宣传队创作表演了“五特好柘荣”快板、“依法治国”双簧、“郑宗远事迹”评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寓“法”于乐,为群众送上丰富的“法治精神食粮”。
    随着司法部门推动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形式和载体也不断丰富多样。如在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中,福安、屏南、柘荣县等在2014年企业用工大型公益招聘会上开展《农民工进城就业政策问答》、《劳动合同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组织法律服务队到企业开展“法律服务企业行”等普法活动,让普法工作量身定制,满足不    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起到良好的效果。
    今年以来,市综治委成员单位先后组织了14场大型平安宣传活动,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86场,讲座500多次;开展综治宣传“五促五进”,即进社区促和谐、进机关促服务、进校园促成长、进农村促发展、进企业促成长活动;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开展了有奖问答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有效强化了群众的平安意识和法治意识,扎实推进了普法知识宣传工作。
    下半年,全市政法综治部门将继续树立为发展助力、为民生护航为中心的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加快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