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固强补弱 重点推进“三化一龙头”
2020-07-28 19:26作者:林 鸿 2015-8-11来源:
全省综治平安暨“三化一龙头”重点工作推进会刚刚在莆田落下帷幕,会议的内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综治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重大课题。相比省内其他地市,宁德综治平安工作的基层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所以还是必须把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综治平安工作的永恒主题,着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坚强防线。特别是要按照此次会议的要求,坚持以深化平安创建为统揽,深入开展“零案乡村(社区)”、“便民乡村(社区)”、“无访乡村(社区)”创建,巩固提升“三化一龙头”重点工作。目前,宁德拟将蕉城、霞浦、福鼎三个县、市(区)分别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示范点予以培育,适时总结推广经验,其他县(市、区)也要开始着力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突破重点,攻克难点,消除盲点,以全面提升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水平。
抓龙头 全面落实领导责任
各级要持续健全综治领导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基础,用好综治政策手段,确保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要在明确责任上下功夫。围绕综治平安工作领导责任制总体框架,禁毒、维稳、反恐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细化各自工作具体责任体系,把哪一级、哪个部门该负什么责任搞明白、弄清楚,并提前安民告示,做到众所周知。在制定工作要点、计划和专项工作方案时,要逐条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身上,切实使责任具体化、明细化。
要在日常检查督促上下功夫。落实责任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查究,而是在于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加强工作过程监督检查,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强化地方和部门领导认真履行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强化责任制日常执行力。
要在问责问效上下功夫。特别是在使用综治责任查究手段上要敢于动真碰硬。凡是符合综治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一票否决和建议党政纪处分标准的,都要依法依规予以查究,决不允许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切实通过责任查究强化综治责任制权威。
根据省里要求,宁德市正在酝酿对综治考评前3名和进入全省公众安全感前10位的县(市、区)的奖励办法,并将严肃查究进入全省公众安全感后10位的县(市、区)。同时,要求各县(市、区)也要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加大这方面的奖励和查究力度。
抓推动 努力提升“三化”水平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关于“三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已经十分明确,关键在于推动落实。根据宁德市的实际情况,在立体化防控上,一方面要抓好治安视频前端和后端建设,在提升前端探头无缝对接和后端科学应用上下功夫,使治安管理切实长上“科技眼”;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以专群结合开展密集式巡逻,形成人防与技防相互结合、形成互补,切实强化立体防范效能。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强化立体化防范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严打整治力度,统筹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全面提升治安驾驭水平。
在多元化化解上,着重抓好“三个衔接”,即:抓好排查和化解之间的衔接,既要化解好找上门来的问题,同时又要及时与基层组织衔接,积极主动地化解来自基层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患于未然;抓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在强化人民调解基础地位、行政调解专业优势和司法调解法治权威的同时,使三者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切实提升调解实效;抓好化解矛盾与普法说理的衔接,积极借鉴社区“法律诊所”融化解矛盾与普法说理为一体的模式,在化解矛盾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在网格化服务上,重点按照省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突出“三个规范”,即:规范整体设计,按照文件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整体设计,全力推动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规范化;规范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联网共享、联动高效的要求,保证各项工作无缝衔接、有效落实;规范运行,积极探索“一网办”、“一网通”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抓保障 筑牢综治基层基础
首先是人财物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于基层基础建设所需的人财物,要及时提请、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要从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的高度大力支持、优先落实。
其次是职责保障。这次“莆田会议”对于“三化一龙头”的部门职责做了明确分工,各有关部门应该抓好相关项目的推进落实。市直相关部门要针对落实这些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市、县两级综治办要加强督导,确保落实到位。同时,还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及时互通信息,加强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筑牢综治基层基础。
当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莆田会议”精神,更新思路理念,改进方法手段,着力破解瓶颈,坚持改革创新,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压实责任、筑牢基础,加快推进“三化一龙头”各项工作,引领带动全市综治(平安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新提升!
抓龙头 全面落实领导责任
各级要持续健全综治领导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基础,用好综治政策手段,确保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要在明确责任上下功夫。围绕综治平安工作领导责任制总体框架,禁毒、维稳、反恐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细化各自工作具体责任体系,把哪一级、哪个部门该负什么责任搞明白、弄清楚,并提前安民告示,做到众所周知。在制定工作要点、计划和专项工作方案时,要逐条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身上,切实使责任具体化、明细化。
要在日常检查督促上下功夫。落实责任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查究,而是在于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加强工作过程监督检查,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强化地方和部门领导认真履行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强化责任制日常执行力。
要在问责问效上下功夫。特别是在使用综治责任查究手段上要敢于动真碰硬。凡是符合综治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一票否决和建议党政纪处分标准的,都要依法依规予以查究,决不允许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切实通过责任查究强化综治责任制权威。
根据省里要求,宁德市正在酝酿对综治考评前3名和进入全省公众安全感前10位的县(市、区)的奖励办法,并将严肃查究进入全省公众安全感后10位的县(市、区)。同时,要求各县(市、区)也要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加大这方面的奖励和查究力度。
抓推动 努力提升“三化”水平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关于“三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已经十分明确,关键在于推动落实。根据宁德市的实际情况,在立体化防控上,一方面要抓好治安视频前端和后端建设,在提升前端探头无缝对接和后端科学应用上下功夫,使治安管理切实长上“科技眼”;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以专群结合开展密集式巡逻,形成人防与技防相互结合、形成互补,切实强化立体防范效能。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强化立体化防范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严打整治力度,统筹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全面提升治安驾驭水平。
在多元化化解上,着重抓好“三个衔接”,即:抓好排查和化解之间的衔接,既要化解好找上门来的问题,同时又要及时与基层组织衔接,积极主动地化解来自基层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患于未然;抓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在强化人民调解基础地位、行政调解专业优势和司法调解法治权威的同时,使三者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切实提升调解实效;抓好化解矛盾与普法说理的衔接,积极借鉴社区“法律诊所”融化解矛盾与普法说理为一体的模式,在化解矛盾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在网格化服务上,重点按照省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突出“三个规范”,即:规范整体设计,按照文件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整体设计,全力推动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规范化;规范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联网共享、联动高效的要求,保证各项工作无缝衔接、有效落实;规范运行,积极探索“一网办”、“一网通”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抓保障 筑牢综治基层基础
首先是人财物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于基层基础建设所需的人财物,要及时提请、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要从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的高度大力支持、优先落实。
其次是职责保障。这次“莆田会议”对于“三化一龙头”的部门职责做了明确分工,各有关部门应该抓好相关项目的推进落实。市直相关部门要针对落实这些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市、县两级综治办要加强督导,确保落实到位。同时,还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及时互通信息,加强沟通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筑牢综治基层基础。
当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莆田会议”精神,更新思路理念,改进方法手段,着力破解瓶颈,坚持改革创新,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压实责任、筑牢基础,加快推进“三化一龙头”各项工作,引领带动全市综治(平安建设)整体水平实现新提升!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