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文明创建显亲和 服务大局树公信——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检察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概况
2020-07-28 19:29作者:2016-4-12来源:
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检察院坚持精神文明与司法文明统筹推进,积极创新载体,辐射文明成果,推动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服务大局取得新成效。
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坚持党建、队建、创建、院建“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实行争创活动目标量化管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三届“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连续三届“全省文明单位”与“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表彰。
精心培育检察文化,建成院史展陈室、书画摄影展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型文化设施,通过举办一个“书香检察”载体活动、组建一个“鹤麓书社”学习群、建成一个“鹤麓书屋”读书区、开辟一个“鹤麓文苑”作品栏、搭建一个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教学实践平台等“五个一”学习型检察院建设,青年干警通过司法考试比率占79%,法律硕士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占青年干警总人数的35%。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开办“道德讲堂”、“周末课堂”等专题活动47场,探索了“流动道德讲堂”新形式,把道德讲堂延伸到英模故里、田间地头,增强了学习效果。突出职业特点,组织35名青年干警成立青年检察官法制宣讲团,开展以学雷锋、青少年维权、“法治驻童心”宣讲等活动57次,2012年以来干警获市级以上表彰27人次。
创新便民服务举措,开辟“乡镇检察服务点”便民服务窗口,通过在乡镇设立意见箱与检务公开栏、发放检民联系卡、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开展“巡回走访、带案下访、村居接访”等活动,拓宽了便民服务渠道;组建了由71名干警组成的“小板凳”检察服务队,以与村民同坐一条小板凳的方式,推行“平等、平静、平和”零障碍交流,为群众表达诉求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面对面”的渠道和场所,搭建了畅通群众诉求平台,该创新举措入选《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新案例100例》;主动回应蕉城沿海群众的涉法诉求,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探索设立首个“海上巡回检察室”,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并在青山海上渔排设立检察服务点,组织干警到渔村、上渔排、进渔家,开展检察长接待、“预防五进”、社区矫正法律咨询等海上巡回活动以来,共参与化解渔排雇工劳务等各类矛盾纠纷19起,实现涉法矛盾纠纷化解在海岛、渔排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附:案例
蕉城区人民检察院海上巡回检察室结合办案,积极做好延伸服务工作,在办理未成年人小江涉嫌盗窃一案中,结合小江养父母去世后流落街头、无人管束等实际问题,多次前往小江的户籍地三都镇偏远海岛帮助其寻找到亲生父母,经过多次思想动员、释法说理,其亲生父母最终愿意确立监护关系并履行监护义务、签订帮教协议,该院在此基础上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对小江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为失足未成年人织就了“爱的回归线”。
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坚持党建、队建、创建、院建“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实行争创活动目标量化管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三届“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连续三届“全省文明单位”与“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表彰。
精心培育检察文化,建成院史展陈室、书画摄影展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型文化设施,通过举办一个“书香检察”载体活动、组建一个“鹤麓书社”学习群、建成一个“鹤麓书屋”读书区、开辟一个“鹤麓文苑”作品栏、搭建一个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教学实践平台等“五个一”学习型检察院建设,青年干警通过司法考试比率占79%,法律硕士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占青年干警总人数的35%。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开办“道德讲堂”、“周末课堂”等专题活动47场,探索了“流动道德讲堂”新形式,把道德讲堂延伸到英模故里、田间地头,增强了学习效果。突出职业特点,组织35名青年干警成立青年检察官法制宣讲团,开展以学雷锋、青少年维权、“法治驻童心”宣讲等活动57次,2012年以来干警获市级以上表彰27人次。
创新便民服务举措,开辟“乡镇检察服务点”便民服务窗口,通过在乡镇设立意见箱与检务公开栏、发放检民联系卡、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开展“巡回走访、带案下访、村居接访”等活动,拓宽了便民服务渠道;组建了由71名干警组成的“小板凳”检察服务队,以与村民同坐一条小板凳的方式,推行“平等、平静、平和”零障碍交流,为群众表达诉求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面对面”的渠道和场所,搭建了畅通群众诉求平台,该创新举措入选《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新案例100例》;主动回应蕉城沿海群众的涉法诉求,在全省检察机关率先探索设立首个“海上巡回检察室”,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并在青山海上渔排设立检察服务点,组织干警到渔村、上渔排、进渔家,开展检察长接待、“预防五进”、社区矫正法律咨询等海上巡回活动以来,共参与化解渔排雇工劳务等各类矛盾纠纷19起,实现涉法矛盾纠纷化解在海岛、渔排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附:案例
蕉城区人民检察院海上巡回检察室结合办案,积极做好延伸服务工作,在办理未成年人小江涉嫌盗窃一案中,结合小江养父母去世后流落街头、无人管束等实际问题,多次前往小江的户籍地三都镇偏远海岛帮助其寻找到亲生父母,经过多次思想动员、释法说理,其亲生父母最终愿意确立监护关系并履行监护义务、签订帮教协议,该院在此基础上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对小江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为失足未成年人织就了“爱的回归线”。
编辑:
最新更新
各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