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精“学”实“做”激活力——寿宁检察院破解瓶颈推进规范化建设

2020-07-28 19:33作者:2016-10-21 吴通华来源:
    本网讯  深秋时节,天气乍晴乍雨,寿宁县大安乡后西溪村农民项明奎收割完稻谷后,正为是否种植高山蔬菜而发愁,这时来了几位检察院的干警,对他担心的蔬菜销路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项明奎如同吃了“定心丸”,消除了顾虑。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寿宁检察院组织广大干警走访慰问贫困户,服务精准扶贫,搭建群众脱贫“连心桥”。
 
    据了解,寿宁县检察院连续13年获得市级“先进基层检察院”,获得5届省级“先进基层检察院”、3届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又荣获“第六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近日,笔者走访寿宁县检察院,解读这个山区检察院在“两学一做”中破解瓶颈、推进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
 
    创新载体丰富学习内容
 
    寿宁县检察院学做结合、以做践学、以学促做,将学习教育融入检察工作职能,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维护公平。
该院以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学习活动。开展走一次“党群连心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抄一次党章、读一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重宣一次检察官誓言、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群等“六个一”活动,丰富“两学一做”学习内容。
 
    今年6月,该院组织30多名干警重走下党乡“党群连心路”,聆听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乡现场办公、访贫问苦的故事,参观图片展,以感受教育增强职业操守和党员意识。
 
    为活跃学习气氛,该院与清源乡党委、阳尾村党支部以及宁和社区党支部联合开展“践行两学一做、共建先进党组织”三级联创学习,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习内涵。此外,还组织干警到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法制巡回宣讲,到中小学、街道、社区开展犯罪预防图片展,进村入户发放青少年维权服务卡、宣传单等。
 
    一人多岗一岗多能
 
    寿宁县检察院只有48名干警,人手缺乏始终困扰着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该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制度和组织结构入手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
 
    该院在全省率先打破科室界限,实行全院“一盘棋”,在构建起“大自侦、大公诉、大维稳、大综合、大监督”五大格局的基础上,实现队伍流动性轮岗,着力打造“团队检察”。
 
    该院在整合反贪、反渎、预防、法警四个科室力量,构建起“大自侦”格局,建立“大自侦+侦查人才库”、“侦防一体化”和“全院一盘棋”的三级办案机制。为适应新《刑诉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抽调全院35周岁以下青年干警,加入侦查一体化应急分队,参与查办或协助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整合后,这支办案队伍集初查摸排型选手、审讯突破型选手、查账取证型选手、追赃追逃型选手于一体,形成“复合型”团队,实现办案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寿宁县检察院检察长林映华介绍说,有了“复合型”团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打破了科室界限之后,还在打造“凝聚型”“流动型”团队,党员起先锋带头作用,在凝聚力的塑造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院对18名青年干警“静态设置工作岗位,动态分配工作任务”,即在细化本职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日常工作范围和内容的同时,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动态分配和平衡,实现人员灵活调配。
 
    延伸服务保障民生
 
    该院将检调对接与三级化讼、背包警务、无访乡村等先进机制有机衔接,形成“1+N”检调对接机制,推动涉检信访“入口畅通、用心化解、对接顺畅、案结事了”等工作落实,积极探索建立执法办案公开听证、跟踪回访等制度,促进规范执法。
 
    不久前,该院召开“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受邀参与听证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侦查人员以及律师分别就本案性质、发案的原因、嫌疑人归案后的表现等发表了意见,通过公开举证、质证、听证,提高群众参与司法的积极性和法治意识,促进公正司法。今年以来,共化解案件矛盾75件,落实赔偿和救助金415万元。
 
    围绕寿宁县委“加快发展、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该院灵活运用打击、保护、监督、预防、教育等职能手段,强化“专业化法律监督+社会化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的工作模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引入破坏生态犯罪案件,对认罪认罚且自愿修复生态环境的被告人,建议法院对其减轻10%至20%的量刑幅度,进一步扩大了恢复性司法模式的适用范围,推动生态环境的修复。截至目前,该机制已适用3件3人,修复毁林面积518亩。同时,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4名注册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机关,开展献爱心、慈善募捐、无偿献血、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活动23次,为贫困大学生助学1.6万元,被评为首届宁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组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