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有事就打12345!蕉城公安“三新服务”搭起警民连心桥
本网讯 有事打110,这是老百姓遇事的第一反应。如今,有事打12345,已成为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的新期盼。近年来,12345便民服务热线作为分流非警务警情的重要平台,以便捷的对接联动,高效的分流处置和反馈机制,解决群众大量“急难愁盼”问题,不断赢得群众的认可和青睐,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2021年,蕉城公安分流处置12345诉求件916件,群众满意率99.89%。
一条连接民生的新热线,应民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有诉求,政府部门理应及时响应,办好实事、好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345平台一头连接的是民声,一头落地的是优质服务,搭建起了一座无形的政民、警民连心桥。
广场舞在推动全民健身的同时,也给附近居民带来噪音困扰。2021年8月,家住长兴城的林先生和万达广场附近的张先生分别向12345平台反映长兴城D区金牛广场和万达1号门前广场长期有群众聚集跳广场舞,噪音严重干扰了附近居民正常休息和孩子学习……接到投诉后,蕉城公安立即指派蕉南派出所组织民警加强两处场所的治安巡逻;组织民警走访劝导广场舞领队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同时,发挥社区组织等属地优势作用,加强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居民公德意识。针对噪音扰民反复问题,召开座谈会,组织双方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推动达成一致意见。经多举措推动,上述两起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圆满解决,赢得林先生和张先生的“满意”反馈。2021年,蕉城公安通过平台分流处置噪音扰民问题426起,群众满意率100%。
此外,蕉城公安还针对烟花爆竹噪声污染,结合《关于宁德市禁止经营燃放的烟花爆竹品种和中心城区禁限放范围的通告》,进行大力整治,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一个为民服务的新窗口,解民忧
从学习践行新时期“枫桥经验”,到深入推广“漳州110精神”,再到推出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等,每一次机制创新改革,都突显蕉城公安“人民至上”的情怀。12345上线后,促使蕉城公安有更多精力和警力应对处置涉警类群众诉求。
2021年12月,12345便民服务平台接到一封特殊感谢信,市民黄某布通过12345平台向蕉城公安帮其摆脱“黑户”身份致谢。原来,2021年10月,黄某布致电12345平台,反映其刑满释放后因刑满释放证丢失及其他事由导致“黑户”近30年,求助给予帮助解决。针对这一情况,蕉城公安局领导多次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对黄某布无户口问题展开调查。通过走访核查,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成功为黄某布补录了户口。2021年3月,进城务工人员林女士向12345求助其孩子就学问题。接到求助后,蕉城公安立即安排专人就林女士的诉求研究解决方案,帮助其圆满解决孩子就学问题。
2021年以来蕉城公安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等成果有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效果,通过12345平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20件,收到感谢信4件,实现公安部交办件和省联席办交办件化解率两个100%,群众幸福感和满意率稳步提升。
一套优化治理的新机制,宽民心
12345不仅畅通了警民沟通渠道,还提升了政务警务处置效率。通过优化机制将相对分散的行政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一个案例化解一类现象的治理格局。
2021年以来,蕉城公安通过12345平台分类处置噪音扰民、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等8大类问题916条,未发生一起群众投诉问题,质效显著提升。以群众诉求为先导,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为考核指标,推动局属各单位快速响应、快速办理、快速反馈。2021年12月23日,12345平台收到一通特别的诉求电话。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市民许先生特意致电12345专门感谢蕉城公安金涵派出所民警帮助其办理户籍业务时的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
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和新要求,2021年8月蕉城公安将城区三所户籍业务和分局治安行政审批窗口迁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目标。入驻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出生登记、户口迁移等业务18688件,回应群众各类咨询4000余次,实现窗口服务好评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