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打造司法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宁德模式”——宁德法院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司法协调机制

2022-06-06 17:36作者:admin来源:闽东日报

本网讯  如今,放眼闽东,普惠金融司法调处中心“遍地开花”,司法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宁德模式”在闽东大地落地生根。

 

宁德系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之一。面对日益增多的金融借贷纠纷案件,2021年8月,在总结蕉城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宁德办事处联合出台《关于建设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 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实施意见》,推动普惠金融纠纷司法协同调处中心在市、县两级全覆盖。

 

“推行普惠金融司法协调机制,将金融纠纷化解在诉前,把矛盾化解在源头,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同时减轻了一线员额法官的办案压力,达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宁德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董明亮说。

 

协同联动

共建“一站式”调处中心

 

“法院的这项政策帮了我的大忙,非常感谢法院帮我们养殖户解了燃眉之急。”蕉城区龙须菜养殖户林某激动地说。

 

原来,银行向林某发放7万元的普惠金融贷款后,因受疫情影响,林某经营遇到困难,导致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得知情况后,蕉城区普惠金融调处中心联合蕉城区海上养殖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共同进行调处,双方当场达成分期还款协议。目前,林某已还清全部贷款,避免了因讼返贫情况的发生。

 

积极延伸普惠金融调解“触角”,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这是蕉城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协同机制服务保障普惠金融发展的生动缩影。

 

由于普惠金融业务多为无抵押贷款,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导致金融借款纠纷频发。

 

为防范金融风险,2020年5月,蕉城法院和宁德农商银行先行先试,成立了全国首家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去年5月,该做法被作为福建省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第二批可复制创新成果进行推广。

 

去年8月,全市两级法院分别与当地农信系统挂牌成立普惠金融司法协同调处中心,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智慧服务、纠纷调处、诉非衔接、信息共享、定期通报等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充分整合诉讼服务、纠纷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速裁速执等职能,实现“调立审执”一站式多元解纷,推动普惠金融纠纷案件多元化解。

 

各调处中心配备若干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特邀调解员,辖区法院积极推动金融纠纷导入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派驻熟悉金融法律业务、擅长解决金融纠纷的法官或法官助理对接业务指导,将调解员“一元主导”模式转变为法官对接指导调解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深度参与的“多元互动”模式。同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区、乡村、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调解组织优势,完善协同联调模式,提高普惠金融纠纷调解效率。

 

“通过金融司法协同机制及职业化的金融解纷特邀调解员队伍建设,为普惠金融纠纷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多途径、少跑路、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式,努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最终实现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的目标。”宁德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林松涛说。

 

智能集约

构建“一体化”解纷体系

 

夜幕降临,屏南县人民法院诉非联动中心暨普惠金融纠纷司法协同调处中心里依然灯火通明。每个工作日的夜晚,这里都有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轮值,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特邀调解员等为当地群众提供司法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司法诉求。

 

去年8月,屏南法院在县城繁华地段成立诉非联动中心暨普惠金融纠纷司法协同调处中心。针对部分当事人白天忙于工作,没有精力跟时间,导致调解意愿较低的问题,屏南法院改革创新司法夜调、法官轮值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有效破解当事人因各种原因无法集中进行调解的困局,线上线下全方位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纠纷,满足个性化、多元化诉讼需求,不仅让司法工作提质增效,也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在调处普惠金融纠纷中,我市两级法院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人民法院诉非联动平台,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新法标系统贯通起来,聚合各类调解组织,为调解员和当事人提供联系法官释法析理、证据交换、多方远程视频调解等在线服务、实现包含在线委派案件、调解案件和司法确认在内的“全流程”诉调对接,有效打破平台壁垒、数据壁垒,构建智慧服务新模式新格局。

 

为提升金融解纷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深化福建移动微法院应用,推行云解纷、云对接、云指导、云管理,建立高效的案件流转机制,配备远程终端设备,为调解员、当事人提供联系法官释法析理、证据交换、多方远程视频调解等在线服务,将委派调解、委托调解、案件审判的数据、信息对接起来,突破数字鸿沟,实现互联互动、全程留痕、预警监管,提升金融解纷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同时,建立普惠金融纠纷典型案例库,加大普惠金融纠纷案件的法律、政策和裁判释明引领力度,深化司法、金融信息共享,推动源头解纷、分流提速,有效贯通溯源治理“第一道防线”与诉讼解纷“最后一道防线”。

 

资源整合

搭建“一次性”解决机制


“主动履行真的可以减免罚息、复息吗?”

 

“主动与农信社协商还款真的可以解除担保吗?”

 

此前,寿宁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检察院、公安局发布通告,敦促涉金融案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并与寿宁县农信社协商对于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给予免罚息、复息、解除连带责任等优惠政策,同时对有能力履行拒不执行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通告发布后,多名被执行人联系法院了解相关事宜,不到一个月,就有13人主动履行义务,小光(化名)就是其中一名。

 

2016年3月8日,小光(化名)向寿宁县农信社申请普惠金融卡。开卡使用后,小光未按约定偿还,截至2021年2月21日,结欠本金34819.09元、利息及违约金计9768.33元。寿宁县农信社催讨未果后诉至法院。经审理,寿宁法院判决小光偿还借款本金利息及违约金。判决生效后,小光未履行还款义务,农信社申请执行。9月8日,该案进入执行程序。通告发布后,小光与法院沟通确认,并主动与寿宁县农信社协商达成还款协议,履行还款义务,共减免罚息、复息2125.87元。

 

有了司法保驾护航,大量普惠金融纠纷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去年以来,两级法院积极整合资源,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出台针对普惠金融纠纷调处的优惠政策。“如当事人一次性偿还贷款的,给予减免全部罚息、复利;当事人分期还款的,分别给予不同比例的罚息、复利减免等,既促进了纠纷‘一次性’快速化解,又提高了金融消费者的主动偿债率。”宁德中院民三庭法官陆学宇说。


为推动大量纠纷在诉讼前端化解,普惠金融调处中心坚持在诉前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选优配强特邀调解员队伍,广泛吸纳具有法律和金融专业知识人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调解专家库成员,定期选派优秀法官与调解员座谈交流或“一对一”开展业务指导,提升调解服务效能,提高案件调解成功率。

 

据了解,自推行两级法院普惠金融司法协同调处机制以来,中心共委托调解金融借贷案件4688起,帮助追回贷款64.183亿元、分期追回贷款189.9317亿元,实现贷款收回率、主动偿债率、诉前化解率“三提升”,服务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