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调解有方】为203名农民工追回欠薪358万元!

2023-08-22 17:25作者:admin来源: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本网讯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指出:“抓实公正与效率,必须做实诉源治理,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宁德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积极开展“宁人息事”无讼活动,切实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诉前。


1-230R21HF3225.png


2019年10月,某住居科技公司承包某置业公司室内装修工程,并将该项目劳务分包给某劳务公司,工程结束后,203名农民工与劳务公司结算,确认结欠工资共计385万元。

 

但劳务公司以置业公司与住居公司未结算工程款为由,一直未支付工资,这些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经多次催讨无果,2022年11月农民工代表诉至法院。


1-230R21HH2394.png 


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刻不容缓。蕉城法院立即启动农民工维权讨薪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引导原告优先选择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矛盾,并将该纠纷分流至该院诉非联动中心,及时委派特邀调解员调解,指派员额法官对接指导,用最快速度帮助农民工解决诉求。

 

介入该案后,蕉城法院积极与东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社部门、住建部门以及信访部门协调,对该系列案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前因后果。


1-230R21HIN96.jpg 


因该案性质特殊,且203户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为顺利协调案件,蕉城法院与东侨管委会多次召集该房地产开发商、承包方、劳务分包方以及农民工代表对欠薪情况、结欠金额、协调方案、款项给付等主要矛盾点进行沟通协商,逐一确认每位农民工被欠薪资,并耐心释法说理,指导当事人围绕法定赔偿项目逐项计算赔偿数额。

 

协调会上,承办法官一边督促承包方尽快履行义务,和谐解决此事,一边安抚农民工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经过2个月的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为了让当事人少跑路,蕉城法院当日受理、当日审批,案件承办人加班加点制作法律文书并及时送达给当事人,实现所有流程一次性办结,成功在春节前为203名农民工讨回385万元薪资。


1-230R21HKX00.jpg


本案是蕉城法院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妥善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群体性纠纷的典型案例。案涉追索劳动报酬系列案件标的不大,但人数众多,对民生稳定有重大影响,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贸然判决执行又极易加剧企业经营困难。

 

蕉城法院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开设涉民工酬薪案件“绿色通道”,在调解这批案件过程中巧按“快捷键”,通过逐个击破,集中调解,加强协调联动,汇聚多部门解纷力量,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最终以调解方式优质高效化解纠纷,既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司法保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