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政法

《人民公安报》报道丨倾心呵护,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2025-03-12 17:28作者:小编来源:人民公安报、宁德公安

微信图片_20250304170530.jpg

本网讯  我的辖区熙岭乡龙潭村位于福建省屏南县南部,四周青山环绕,绿意盎然。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叠石错落有致,座座黄墙黛瓦的古厝依山而立,古朴典雅。


微信图片_20250304170536.jpg


清晨6点,山间薄雾还未散尽,我整理好警服装备走出警务室。石板路上已有早起的村民挑着竹篓往菜园去,溪边传来游客架设画板的响动。龙潭村正缓缓苏醒,而我的守护也已开始。


微信图片_20250304170542.jpg


近年来,在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的带动下,龙潭村火爆“出圈”,仅2024年就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旅游新业态的兴起,也吸引来了200余位“新村民”——他们或是开民宿、音乐餐吧的投资者,或是办陶艺坊的手艺人,或是办研学基地的青年……当咖啡香飘进百年老宅,当吉他声回荡在青石巷弄,如何让这些带着都市节奏的创业者与守着农耕传统的老乡们和谐相处,成了我最牵挂的事。


微信图片_20250304170546.jpg


去年盛夏,“新村民”小林把音乐餐吧开在了古祠堂隔壁。开业当晚,震动的音响声影响了祠堂的祭祀,7位老人拄着拐杖堵在店门口。我赶到时,小林正理论:“我们手续齐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80岁的吴阿公气得直跺脚:“祠堂供着祖宗牌位呢!”我立即拉着双方到百年香樟树下开了场“茶话会”。我先请小林调整音响方向,又协调老人们把祭祖时间调整到白天。最终,餐吧加装了隔音棉,祠堂清晨6时至8时保持安静。如今,经过改造的音乐台,反而成了游客打卡点。


微信图片_20250304170553.jpg


驻村两年,我的背包里总揣着三样“法宝”:警民联系卡、安全防范手册和急救包。记得去年深秋雨夜,民宿业主赵大姐突然来电话说“配电箱冒火星子”。原来,7家新民宿同时启用大功率电器,老旧线路不堪重负。我连夜协调电力公司抢修,又请来懂电工的老周叔改造线路。当灯光重新亮起时,赵大姐端来“蛋茶”:“有你们在,我们创业心里踏实。”

 

日暮时分,我和辅警小郑沿溪巡查。文创街区和夜市排档的灯笼次第亮起,我们提醒商家注意夜间安全时,遇见广州来的摄影师迷了路,于是用警车载他返回民宿。后视镜里,暖黄的灯笼映着黄墙黛瓦,这是古村最动人的“烟火气”。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