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教育,助力铺好“回归路”
宁德市司法局联合宁德监狱实施“砺新行动”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本网讯 参观监狱,“沉浸式”感受罪犯接受服刑改造的真实场景;以案释法,罪犯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劝告社区矫正对象珍惜宝贵的“高墙外”改造环境……日前,40名社区矫正对象走进宁德监狱,参加第二批“沉浸式”入监警示教育活动,用特殊的教育场景,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珍惜矫正机会、顺利融入社会。
这场警示教育活动的背后,得益于宁德市司法局与宁德监狱携手创新实施“砺新行动”,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入监警示教育协作机制。据回访,首批41名参与“砺新行动”的社区矫正对象保持“零违规”记录,就业率达87%。
每季度,宁德市司法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表现、犯罪类型、矫正期限等因素,筛选适宜对象组织开展“沉浸式”入监警示教育活动,并对每批次警示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社区矫正方案,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很好地融入社会。
“七砺七悟”是“砺新行动”的教育核心。宁德市司法局与宁德监狱联合制定“砺规矩意识,悟规则边界”“砺劳动淬炼,悟价值重塑”“砺自力更生,悟珍惜自由”等七项警示教育流程,让社区矫正对象全方面体验罪犯在监内接受学习教育、参加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起居等真实场景,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思想从“存侥幸、不守法”向“严律己、走正途”转变。
在罪犯宿舍,监狱民警带领社区矫正对象直观感受罪犯日常生活起居环境,讲解罪犯日常行为规范、内务管理标准等规章制度,并安排内务整理模拟体验环节,让社区矫正对象亲身体验高墙内严格的纪律约束。
“进入监狱后,我最感到愧疚的是无法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边。大家要好好珍惜社区矫正机会,好好改正错误,早日融入社会,不要等到失去自由才追悔莫及。”在现身说法环节,罪犯一脸懊悔,劝告在场社区矫正对象一定要敬畏法律,敬畏规则,珍惜宝贵的“高墙外”改造环境,切勿重蹈其覆辙。
随后,在监狱民警的组织下,社区矫正对象现场将此次入监警示教育活动的感想记录在书信上,将内心对家人的愧疚以及改过自新的坚定决心融入字里行间。后续,这封信由社区矫正机构统一寄送给社区矫正对象亲属,旨在借助亲情力量,强化他们自我约束动力,唤醒家庭责任感,激励他们积极融入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砺新行动”,宁德监狱每季度邀请司法局工作人员对出监分监区罪犯开展一次刑满前教育谈话,举办一场法律知识讲座,宣讲一系列安置帮教政策,助力提升监狱帮扶教育水平,共同打通刑满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沉浸式’入监警示教育,让社区矫正对象真切体会到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严重后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而且推动司法行政系统与监狱系统的深度协作,打破部门壁垒,搭建起协同治理的‘新桥梁’,这正是我们实施‘砺新行动’的初衷。” 宁德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