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公安局创新在拘违法人员教育感化模式
教育,感化,挽救:一个都不能少
本网讯 4月18日,霞浦县公安局松城派出所副所长陈康与该县松城街道万贤社区治安调解员谢亦秋来到溪南海上渔排,对3个月前拘期已满释放的吸毒人员叶某进行回访。见到陈康他们,叶父乐呵呵说道:“要不是你们的教育,我现在可能还为这不争气的儿子头疼伤心呢!现在他彻底和毒友断了联系,家里也和睦多了!”看到叶某正朝好的方向发展,陈康也颇为感叹:“你的转变,表明我们的‘三项教育’确实行之有效。”
陈康口中的“三项教育”,是霞浦县公安局针对在拘违法人员的一种创新管教模式。去年来,该局立足全县实情,大胆尝试、摸索监管工作模式和管教方法,在我省率先推出集中教育、谈话教育、社会教育工作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在拘违法人员教育感化的新路子。
集中教育
为教育感化打开突破口
“毒品易导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也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数据显示,吸毒者大多寿命较短,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15-20倍。”日前,在霞浦县拘留所多媒体电教室,30余名在拘人员认真听着拘留所从县禁毒办特聘过来的禁毒专项教育老师授课。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张张惊悚的照片,一组组震撼的数据,无不向在座人员传递着吸毒的严重后果。
课后,因吸毒而被拘留的陈某不无后悔地对记者说:“如果当初有人告诉我吸毒危害这么大,我怎么都不会去沾染它。”
对陈某来说,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了解毒品的危害。但对该所民警来说,同样的课程,每10天他们就要为在拘人员上一次。
“2016年初,我局开展‘飓风肃毒’专项行动。行动伊始,拘留所在拘吸毒违法人员比重骤增,7月份最多时达到121名,占被拘违法人员总数的89.6%。一批批吸毒人员来了又走,但我们发现,在他们初次吸毒被拘和三次吸毒强制收戒的过程中,公安在教育感化这项心灵工程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们由此萌生了对在拘违法人员进行教育感化工作的想法。”该局副局长游伟平告诉记者,为了更新拘留所监管工作理念,2016年4月,该局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前期准备,根据被拘人员违法行为特点分析,建立起“集中教育、谈话教育、社会教育”为内容的“三项教育”方法,有步骤地开展在拘违法人员教育感化工作。
2016年7月,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针对在拘人员心理需求、文化水平、接受程度和所犯违法行为而分类制定的教育课件完成,多媒体教育室、活动室、阅览室和主题教育文化长廊业已改造修缮完毕,拥有相关授课经验和理论水平的解读专家到位,第一堂拘留禁毒专项集中教育课正式开课。“这种集中教育的方式,让那些尚未或初次接触毒品的在拘人员,对毒品有了一个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不仅起到知毒防毒的作用,为他们提供了戒毒和回归社会的决心和可能,更为我们公安开展教育感化工作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霞浦县拘留所所长黄斌说。
截至目前,该所已开展集中教育13期,受教育人数600余人次。开课至今,因二次复吸被拘的人数从30%下降到15%,教育感化工作初显成效。
谈话教育
让在拘人员重拾信心
“我能理解你们现在遭受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三年前我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了。但如果你有决心,如果你能戒断毒瘾,其实人生可以扬帆再起航。”日前,社区戒毒人员刘某回到霞浦拘留所,以“过来人”的身份现身说法,鼓励再聚吸毒人员振作精神,摆脱毒瘾。很难想象,这个侃侃而谈,家庭幸福的人,曾经因吸毒差点断送了人生。
刘某原本家境殷实,有份稳定的工作,后来因染上赌博恶习,欠下五十多万元高利贷。巨额债务让他忍不住依赖毒品寻求解脱,却不知这种行为令其家庭近乎破裂。因反复吸毒,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责令社区戒毒。
刚到松城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站报到时,对生活已失去信心的他有些自暴自弃。辖区民警与工作站人员通过谈话教育,了解到刘某的内心思想,决定成立帮教小组,让他戒掉毒瘾。讲人生、忆家庭、说责任,定期的谈心让刘某渐渐走出内心困境,但妻离子散的现实又成了困住他的一大心病。了解情况后,帮教小组为其争取到家人的谅解,并动员与其分居的妻子,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家人的接纳、社会的关怀,让刘某文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如今,刘某文已成功戒断毒瘾未复吸。
刘某并不是谈话教育唯一的受益者。据介绍,针对所有在拘的吸毒人员,霞浦县公安局采取由拘留所负责,全面梳理在拘吸毒违法人员情况的方式,按照初次吸毒被拘、多次复吸被拘等人员种类进行筛选。综合疏理出被拘人员居住地和管辖区,分析评估出可能被成功感化教育的重点对象,列出具体名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以达到最大教育感化效果。
“特别是对那些因好奇、交友不慎而初次吸食毒品的在拘人员,他们成瘾时间短,毒品依赖性弱,又占据在拘吸毒人员中的30-40%,相对而言更容易被教育感化,是我们的重点谈话对象。当然,对于其他人员,我们也决不放弃。”游伟平说。
社会教育
吹响教育感化集结号
所内教育感化不易,所外追踪管理更难。对重回社会的吸毒人员管理工作,是霞浦公安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更是巩固教育感化工作成果的关键环节。为了切实加强管理,落实责任,霞浦县公安局组建了由派出所责任区民警、镇政府包社区干部、社区治保会成员、吸毒人员家属组成的“四位一体”帮教小组,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帮、盯、管”好辖区在册吸毒人员,对其进行人性化的社会教育和管理。
“所谓‘帮’,就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教文化、教法律、教科技、教致富门路”陈康说,相对于民警的“势单力薄”,“四位一体”更能实实在在地帮戒毒人员重树生活信心。“盯”则能发挥社区干部与家属人缘、地缘的优势,盯牢戒毒人员行为动向,在发现异常的第一时间报警。陈康介绍,2016年底,辖区松城街道干部发现吸毒人员蒋某已有三天未见其人,家里人也不知去向,遂立即向镇政府汇报。经公安机关周密部署,很快将正在吸毒的蒋某抓获并强戒。“吸毒人员大多流散于社会,居无定所、四处游荡,能这么快发现特定目标失踪并将人抓获,这在以前是不可想的。”
而在“管”上,目前派出所与拘留所也已做到无缝对接。“辖区每来一个吸毒人员,我们都会对其建档立卡,并做到‘月见面、季尿检、年复检’。这使我们的对辖区每一位吸毒人员都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有的放矢。”
据了解,目前万贤警务队辖区共有吸毒人员86名,其中戒断一年以下10人,正在服刑、强戒的25人,对转化程度高的吸毒人员,月见面率与季尿检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