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

周宁县人民法院通过“联合共益执破”机制——企业破产“难题”有了共赢“解法”

2024-12-03 17:20作者:记者 龚丽雯 通讯员 凌建勇 林谊芳来源:福建法治报

本网讯   停止经营近10年的“僵尸企业”究竟该何去何从?企业已无法“输血”重生,债务困境如何破局?近日,周宁县人民法院通过“联合共益执破”机制妥善执结一批历时7年的积案,清理了与周宁县皇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港公司)相关的“终本”案件27件,实质化解15件,执行到位标的1225.3万元,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助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为企业破产“难题”找到共赢“解法”。

 

暂时“终本”结案

 

皇港公司是一家经营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投资、开发等业务的投资公司,业务涉及周宁县多个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重点工程项目。2015年,皇港公司自法定代表人林某意外死亡后,未依法变更新的法定代表人,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导致多个工程项目停摆,公司深陷债务泥潭、资不抵债。

 

2016年以来,周宁法院共受理被告为皇港公司的案件57件,诉讼标的达1.78亿元,已进入执行程序案件47件,执行标的1.26亿元,涉及国家税收债权达1274.75万元。执行过程中,当事人虽然提供了部分财产线索,但皇港公司日常经营仅由林某一人负责,具体债权债务只有其本人清楚,其意外死亡导致债权债务具体情况无法核实,且未发现该公司有可供执行财产,该系列案只能以“终本”方式暂时结案。

 

移送破产审查

 

2022年,周宁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思路,打通执行与破产之间的程序壁垒,将皇港公司移送破产审查。

 

破产审查中,破产管理人先后提起多个对外追收债权诉讼,并召开破产管理人会议10多次,终于发现皇港公司对外投资2400万元的线索。周宁法院果断出击,引导当事人及时进行诉讼保全,成功查封被执行人某置业公司名下的宁武高速公路七步交通口(S1地块、S2地块)不动产。

 

但在与县自然资源局对接后,法院又发现某置业公司名下土地权属有瑕疵,该地块还未办理产权证。同时,由于林某的死亡,上述地块的开发陷入停滞状态,其是否符合闲置土地收回条件不明确。案件因此再次陷入僵局。

 

“这个企业承建了县域多个重点工程,涉及的债权债务纠纷数量大、金额高,目前最有价值的不动产存在权属瑕疵,怎么破除这个僵局、解决‘执行难’,我们要换个新思路……”周宁法院执破联动工作部门深知,该处不动产的处置不仅仅关系到数名债权人的权益维护及职工的妥善安置,更关系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及县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地块成功变现

 

为提高债权清偿率,周宁法院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主动汇报、通报工作进展的新情况新动态,同时协调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先后召开7次协调会,最终顺利完成上述地块土地确权手续,为下一步的财产变现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评估,该处不动产价值4326万元。但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该处不动产因无人竞买而流拍搁置,案件停滞不前。如何在当前严峻形势下把不动产成功变现,成为摆在周宁法院面前的难题。

 

为最大限度提高成交率,周宁法院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积极协调各大银行提供金融政策支持,打消潜在购买者的资金顾虑。同时,积极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和税务部门为产权过户开辟绿色通道,最终于日前顺利拍卖该处不动产。

 

该案的顺利执结,不仅清偿了国家税收债权、保障了普通债权人的最大权益,助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也盘活了周宁县近10年未有效开发利用的地块,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为周宁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