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和民意同频共振——周宁县公安局防治结合织密基层平安网
本网讯 闽东群峰的晨曦中,周宁县公安局的警徽在朝阳中闪耀着赤诚光芒。从街头闪烁的警灯到田间地头的方言普法,从24小时在线的“情指行(情报、指挥、行动)”机制到送证上门的“一条龙”服务,这支先锋队伍正用“防治结合”的智慧与“警民同心”的温度,编织着一张覆盖城乡的平安网。
“宁吃防范苦,不吃发案亏”,这是周宁县公安局始终坚守的信念。在“派出所主防”原则指引下,以“防治结合”为根本遵循,持续践行“警务跟着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转”的工作理念,全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安全防护网。
防治结合显担当
“如今不管是白天赶集还是夜晚散步,街上总能看到巡逻的警车和民警,心里别提多安稳了!”家住狮城镇的林大伯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周宁县公安局通过“见警管事”机制提升街面见警率与管事效能,深化“潮汐警务”模式,在城区主干道、农贸市场、校园及厂区开展高频巡逻,并联动村社力量覆盖山区便道、胡同及城乡接合部等治安重点区域,形成常态化防控网络,有效压缩违法犯罪空间,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该局始终将警情防控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构建严密防控网,对损害群众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快侦快破、多破实破、办精办细”理念,秉持“以打促防、抓早抓小、有案必查”方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维护社会平安稳定。针对辖区山高路远、村落分散的特点,该局精准研判季节性犯罪规律,在传统节日加强治安管控、打击涉农犯罪,在农忙时节加大巡逻查处违法行为,并通过“情指行”机制整合资源,实现全天候预警处置。
“以前每到农闲时候,村里总有些闲散人员凑在老屋角落赌博,不仅吵得人不得安宁,还常常因为输赢动手打架。现在可不一样了,派出所管得特别严,那种赌博闹事的现象基本上见不到了,真得好好谢谢民警啊!”泗桥乡赤岩村的郑大叔发自内心地说道。
警民同心传温情
今年7月,狮城镇东园小区两户人家因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产生激烈争执,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陈仲秋第一时间介入,组织双方围坐恳谈,用方言以拉家常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缓解双方的抵触情绪,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了事态升级。“在社区做工作,真情是桥梁,公正是底线。只有真正沉下身子融入群众,赢得真心信任,调解工作才能水到渠成。”陈仲秋深有感触地说。
周宁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聚焦矛盾纠纷“排查收集、汇总梳理、调查调处、跟进回访、案例解析”五个环节,构建全链条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以社区警务为抓手,通过社区民警下村居入户走访,摸排收集各方面矛盾纠纷,进行梳理汇总、分级评估分类、分流推送化解。对易于调处的矛盾纠纷,由社区网格民警提前介入、靠前开展调处化解,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无”。
周宁县公安局深刻践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理念,通过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扎实可靠的窗口服务焐热民心,让公安工作的温度可感可知,切实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成”的服务目标。
“孩子在福州出生时正逢忙碌时期,回周宁办户口实在抽不开身。通过闽政通‘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申请后,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周宁县公安综合窗口回电,并快速办妥了户口,全程无需奔波。这项服务切实解决了我们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常年在外地务工的黄先生深有感触。
此外,周宁县公安局针对辖区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群体居多的实际情况,主动转变服务模式,由户籍民警与社区民警定期携带设备深入偏远山村,为特定群体提供上门拍照、信息采集、证件办理及送证到家的“一条龙”服务,并在纯池镇发放印有民警联系方式的“警民联系卡”,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基层坚守和为民服务,让便民举措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