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理

少数出租车不打表“耍新招”

2020-07-28 23:41作者:张文奎 2013-09-16来源:
    8月5日,闽东日报刊发了《出租车往返火车站仍不打表》一文,引起了市民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日前,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加强了对出租车违规运营和“黑车”的打击力度。出租车不打表现象是否有所改变,9月13日,记者随同执法人员再次来到火车站走访了解。
  现场少数出租车耍“表象打表”招
  13日15时30分左右,记者随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大队陆路稽查中队和蕉城大队的7名执法人员一同到火车站蹲点守候,40分左右,一辆顺和公司的出租车出现在执法人员的视线,陆路督查中队中队长林艳阳立刻上前,随即问询了一位乘客:“你刚才打的多少钱?”乘客未反应过来,顺口答了一句:“20元。”而场景已被身后另外一名执法人员用摄像机拍了下来。
  “打表器不是有按下来么?”记者问到。
  “你看计价器上才显示14.6元,刚才那位乘客说20元,且司机说从北站出发,这个价格也是不合理的,这很可能就是上车先‘议价’,然后中途打表,以赚取中间的差价。”林艳阳介绍到。尽管现场司机百般抵赖,但因为有乘客的证词和录像,最后将按照《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暂扣驾驶证和行驶证,由出租车所在营运公司承担50至200元不等的罚款。
  据了解,长期以来执法部门都有进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但仍有不少出租车司机抱着投机心理,特别在近期加强执法后,又开始耍“表象打表”的把戏,既上车先议价,后打表的办法来逃离执法人员的检查,手段更加的隐蔽。
    的哥“黑车”猖獗抢出租车客源
  被处罚的“的哥”是外来务工的,对被“逮住”一事表示后悔的同时也很无奈。另外一个“的哥”说:“其实打表和不打表到火车站差不多钱,我们每个月都给公司交了分子钱的,剩下赚多赚少就我们自己的事儿了,但是‘黑车’太多,有时就想多赚几块钱。”
  记者随机搭乘几辆出租车,和几个司机攀谈到不打表的事情,他们皆表示了上述“的哥”的观点:“黑车”猖獗,不用缴纳保险、税收等,运行成本极低,且都是群体活动,有时候甚至用胁迫手段来抢出租车客源。
  生存空间的缩小加上部分司机的投机心理,就打起了不打表、或者议价“表象打表”的方式,来谋取额外的不正当利益。但多数“的哥”表示应该在法律法规范畴内盈利,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黑车”的打击力度。
  部门
  取证难多数乘客不配合据了解,8月8日至目前,该执法支队直属大队、蕉城区交通执法大队分工协作展开行动,分别对宁德火车站、汽车南北站的出租车议价、宰客等违规行为以及非法营运“黑车”加大查处力度,共检查出租车350辆次,查获出租车议价、拼客、不打表等违法行为30辆,“黑的”4辆;蕉城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一周内查处了9辆“黑车”。虽然加大执法力度,但仍“顽疾”仍无法断根,其中缘由涉及各方因素。
  执法支队蕉城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刘春海介绍,首先就是执法取证上。“取证其实‘不难’也‘难’。”他说。目前,执法人员主要采用蹲点守候和怀疑跟踪两种方法查处违规车辆。
  “如果能直接拍到违规行为,那是最好的证据,但一般拍不到。那基本上要靠乘客的供词,只要将乘客司机及时分离,通过询问‘相互关系’、‘名字’、‘哪里地点’、‘价格’等基本信息,就能判断出来是否为‘黑车’、是否存在‘不打表’等情况,从这点上看取证容易,但多数乘客不配合,而导致的取证难。”刘春海说。违规出租车司机、“黑车”车主也学会先和乘客交待好如何回答问话的伎俩,导致执法难度进一步加大。
  另外,支队共有30多名人员,对于500多辆出租车和将近两倍出租车数量“黑车”的监管显得人手不足。执法人员希望多部门联合执法,同时出租车公司加强源头管理还遏制相关行为。
  “其实出租车司机赚钱也不容易,‘黑车’相比出租车存在安全系数低、无定期技术维护、无有效监管、无保险理赔等种种危险因素,希望市民不要乘坐,还出租车一个营运的良好环境。这也是解决出租车不打表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执法人员陈文建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