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在线

【节约型机关创建】中共宁德市委政法委员会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

2021-07-15 18:07作者:admin来源:宁德市委政法委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全体工作人员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电、办公用品等各种资源,降低办公成本,推行绿色低碳办公,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水、电、办公用品等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消耗管理。

二、主要目标

  1.逐步建立决策科学、管理规范、制度保障、职责明确、执行有效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2.全体人员节能减排意识显著增强,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3.节约能源资源技术、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

三、管理机构

委机关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本能源资源管理、使用和消耗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机关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和抓落实。

四、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节约能源、资源具体措施,能源、资源的核算,能源资源管理使用的检查与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制度要求,建立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台账。

(二)能源资源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能源资源采购、登记、统计、公示及上报工作,同时,做好本单位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动态和成效的宣传报道。

(三)各科室、各单位人员配合和落实好节约型机关创建涉及本科室、本单位的相关工作;合理使用水、电、办公用品,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能源资源消耗。

五、能源资源管理要求

(一)节约用电。

1.工作时间办公室内尽量使用自然光照,在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开启室内照明设备,办公楼走廊、厕所及相关场所提倡自然采光。人员离开办公室时,关掉空调、打印机、电脑、电灯,关闭电源插板总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关”,培养良好的节电习惯。

2.办公期间使用办公设备,有省电模式功能的设备提倡开启省电模式。严格把关打印机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空调等电子设备不使用时及时关机,计算机设置一定时长不使用则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减少待机能耗延长机体寿命。

3.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空调温度夏季设置不低于26℃、冬季设置不高于20℃,使用空调时自觉关好门窗,办公区无人情况下,禁止开启空调、风扇、小太阳等设备,确保节约用电及安全用电。

(二)节约用水。

1.树立节水意识。用水时流量要适中,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现象。

2.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如遇卫生间、饮水机出现设备用水损坏,要及时向办公室反映,以便通知工人抢修,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减少水的浪费。

3.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倡导水资源的二次使用和循环利用。

(三)节约办公用品。

1.按需采购,加强管理。办公室采购办公用品要按实际需求确定办公用品购买的类别、数量,优先采购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严格办公用品的配用标准;加强对办公用品的管理,建立办公用品采购审批制度严格落实领用办公用品登记制度

2.提倡无纸化办公,推进电子政务。各科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办公,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传阅文件,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减少文件印发的数量和次数,双面打印、双面书写,注重对错打、错印纸张的再利用,切实减少纸张消耗。

3.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干部职工饮水时,提倡使用自备水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水杯;增加水性笔配套笔芯采购比例,延长水性笔笔壳使用时间,提高笔壳使用率;减少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4.节约使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垃圾篓等妥善存放,谨慎使用,延长耐用品使用寿命。

(四)节约用车。

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倡导“135”等低碳出行方式,严禁用公车办私事,在单位集中活动时尽量合乘公务用车。

(五)规范就餐用餐,制止餐饮浪费。

倡导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动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对粮食安全、节粮惜粮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六)压缩经费开支,严格接待制度。

1.严控会议开支。精简各类会议,尽量压缩会议的次数、会期和规模,以务实的态度开好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提高工作效率。

2.严格出差审批制度。严控出差人数和天数出差人员返回后,凭有效票据在规定的限额标准内报销差旅费用。

3.严控公务接待标准。对公务接待实行对口陪同,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同人数,禁止超标接待,禁止使用公款进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接待,不搞铺张浪费,不摆排场排面,不比高大奢华。

(七)提倡绿色环保,垃圾分类投放。

1.在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引导干部职工分类投放。

2.走廊过道等公共区域配置易腐垃圾桶,用于茶叶、果皮等垃圾收集。

3.有害垃圾单独存放,由有资质企业进行收运处置,可回收物由有资质企业统一回收。

4.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熟知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低碳生活,负责各自办公室生活垃圾分类及投放

 

中共宁德市委政法委员会

2021年7月9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