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要闻

面对海内外媒体 今天福建省委书记省长说了啥

2020-07-28 19:29作者:2016-3-7来源:
    本网讯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福建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海内外媒体开放。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媒体开放日”。

    今年开放日的地点,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1984年12月19日,中国和英国的代表在这里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今天的西大厅,是这样的: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香港文汇报、台湾旺报、凤凰卫视、日本朝日新闻等90多家海内外媒体的130多名记者前来采访。在审议中,张玉珍、周联清、吴洪芹、蔡金垵、赵静、郑奎城、钟雪玲、夏鹏、曾云英、李振生等代表先后发言,随后是记者提问时间。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福建省省长于伟国分别回答了关于福建“十三五”规划和生态建设的问题。福建的“十三五”规划两天前刚刚全文公布,生态则是福建的一大名片和独特优势,所以,这两个都是绝对的热门话题。

    书记、省长的回答里,有很多的数字分析,也有活泼的例子。以下是现场实录的节选:

    尤权谈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发展主题

    尤权说,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人民网演播室同正在福建宁德赤溪村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连线,通过视频与村民连线,对大家脱贫致富给予肯定,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谈到十三五规划时,尤权说:

    经过这五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建设一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不仅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定量的概念:

    1、经济总量,也就是GDP每年要增长8.5%左右,到2020年的时候经济总量达到4万亿人民币。

    2、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要大幅度地提高。

    3、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医疗、教育等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要得到提高。

    4、福建“十三五”时期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从34%提高到48%,每年三个点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从61%提高到67%。

    5、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

    6、城乡居民的收入要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7、改革开放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改善。

    能实现目标吗?有基础,福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10年生产总值一万四千亿,去年已经到了两万六千亿,高速公路的里程已经达到了5000公里,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的密度,也就是每平方公里面积里面高速公路占的比重,已经是全国的第二位,排在江苏之后,第二位,电力装机已经到了5000万千瓦。

    有空间,福建的发展欠帐短板还很多,工业化还在进行当中,那么福建的产业发展布局真正完成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另外,我们各个方面的短板也都需要进一步补足,这是空间,空间实际就是发展的潜力。

    我们有好的环境。经过改革开放,在营商环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政治环境经过这些年来,特别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这都为我们“十三五”实现这一个目标奠定了基础。

    要做的工作:
    1、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十三五”最重要的一个工作重点。供给侧结构改革也好,适应新常态也好,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也好,最重要就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去年7月份,福建省委召开第14次全会,专门部署了产业转型升级这样一个重点工作。

    ☆首先就是把增量做优,不要再走过去重复的老路,低水平重复建设,破坏环境的这些项目不能再搞了。增量要做优,什么是优?就是新兴产业,有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质量好的产业。

    ☆在做优增量的同时,要实现传统产业或者叫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现在福建的传统产业里面,处在中低端水平的比重比较大,这样在新常态下,它就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怎么办呢?就需要改造升级,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企业改造升级见到了成效。大家现在都关心的马桶盖,大家都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我们泉州的书记在这里,我曾经问过他,这个九牧公司生产的马桶盖据他们讲,不比日本的差多少。是不是更好我不知道,据他们讲,不比日本的差,我给他们算做一个广告。当然也可能还有问题,我希望大家提出来,他们要进一步改进。传统产业现在要改造,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中央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2、补短板,福建的短板,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的不足,包括公路、机场、港口,虽然主体上已经可以满足经济起飞的需要,但是有些断头路没有接上,有些还不适应现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再有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医疗、养老、教育这些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这些基本公共服务,也有很多的欠帐,那么这些欠帐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动员社会的资本投入,要在“十三五”时期要下大力气去解决。

    3、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不仅是硬件,更重要是软件,或者说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可能把各个方面的这种积极性、活力激发出来,才能为实现“十三五”目标奠定一个基础。要打造一个真正高效、公平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在这个地方觉得方便,政府必须转变职能,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4、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生态是福建的一个优势,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是居于首位,水、空气都在优良的质量标准上,但是“十三五”要发展要补短板,那么必定要上项目,那么这些项目你很难说都能做到零排放,福建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环境水平,把生态建设搞得更好,这个矛盾怎么处理好,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一,新上项目要提高门槛,环保必须要达到至少是国内的先进水平,达不到这个水平,那我们宁可不上,要把生态环境的这个门槛提得高一点。

    ☆要加大现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现在有一些老的企业,过去环保的水平不高,另外还有农业面源污染,养猪造成了水域污染这些问题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把这些重点的污染源治理好,就可以为新增的能力腾出一点空间。

    5、最重要的,是要贯彻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我们的政治保障,我们还会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真正实现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建设一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于伟国谈生态建设

    省长于伟国说,习总书记叮嘱我们“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为全国提供有益借鉴,是中央交给福建的重大改革任务。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生态省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生态优势,全力打造“清新福建”。

    绿色生态1抓山。福建山多,八山一水一分地。对山就是开展以山权为重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三个权就是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这样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福建生态的最大屏障,我们的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全国首位,2015年达到了65.95%,“十二五”期末比“十一五”期末又提高了2.83个百分点。1抓水。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水流域的上下游生态的补偿机制,同时率先实施了三条蓝线管理制度,这三条蓝线是河岸生态蓝线、引用水源地蓝线,地下水管理蓝线。福建主要的12条流域,水质资源全部是优质,水域功能的达标率保持在98.1%,一到三类水的占比达到了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9个百分点。3抓大气。省里制定了最严格的减排制度,“十二五”期间福建省的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指标,全面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减排任务。原来我们福建排放的基数就比较小,加上“十二五”发展又比较快,这个过程确实不容易,最近环保部反馈,“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面完成。同时,福建省23个县级市的空气质量全年都是优良,百分之百优良,九个地级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率,去年是96.2%,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23.5个百分点,其中厦门、福州在全国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排名当中,2015年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六位,所以空气是非常清新。

    绿色生产1健全严格的源头管控机制。我们上项目,项目就有排放,但是我们实行国内最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落实环保“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搞先建设后环保。同时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省委和省政府审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大片的区域就不搞建设,把生态严格地保护起来。2健全节能减降碳的约束机制,这个主要是对现有的生产企业来讲,实施比国家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标准,实施差别化的排污费增收政策,推进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目前全省排污权交易已经达成841笔。这样在“十二五”末,全省万元GDP的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4,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半完成了水电、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脱硫脱硝任务。3健全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建立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四个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大力推进我们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工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废物处置的资源化。

    绿色生活1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当年总书记在福建,2000年的时候在全国就率先治理餐桌污染,总书记当年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健全治理餐桌污染、放心食品工程的八大体系。他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控,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这都是当年的原话,四个“最严”来确保建设放心食品工程,坚决治理餐桌污染。2福建省率先出台了水污染的防治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比全国提前使农村的饮用水达标。3率先出台了大气污染的防治行动计划。4率先出台土壤污染的防治计划。特别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率先进行严厉的整治。5率先实行污水、垃圾处理的无害化。

    责任

    落实最严格的党政生态责任制。

    今年1月份,全省召开“两会”期间,由省委省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与各市、包括平潭实验区的党政主要同志,在全国率先签订了生态保护的目标责任书。这个目标责任书既有当期的责任,也有终身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如果在你任内发生了生态问题,既要当期追究责任,同时也要终身追究责任,确保党政同责。2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的负债表编制试点,对我们所在的行政区内,自然资源资产进行负债表管理,同时建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离任的时候要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3完善党政领导的绩效考评体系,把生态责任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同时省委明确提出对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的34个县市取消地区生产总值的考核。4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环保一岗双责,就是所有的地区、所有的部门,领导干部既要管自身的业务,同时要管生态保护,一岗双责。5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联动,既要行政执法,又要刑事司法联动,来强化对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保障。全省法院普遍建立了生态资源法庭,福建率先对一些损害、破坏生态资源的案例,严格依法进行审判,建立更加严格的生态司法保障体系和制度。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