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柘荣县政法系统护航刀剪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一旦发现有商标侵权的行为,第一时间就要收集、保存好证据……”近日,柘荣县司法局针对刀剪企业普遍存在品牌保护意识弱等问题,到园区开设专题法律讲座“送法上门”,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零距离的法律服务。
柘荣是刀剪之乡,注册刀剪生产企业达250多家,产业链企业40多家,服务链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产刀剪2.5亿多把,年产值约15亿元,碳钢剪在国内占行业比例超过80%,是全国最大的碳钢剪生产基地。
“柘荣的刀剪企业都是由民营小企业发展而来,很多企业在对用工纠纷、合同签订、货款支付等常见法律及风险方面的意识十分淡薄。”柘荣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圭冬说。
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刀剪企业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全力助推企业抢抓发展机遇?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以来,柘荣县就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向深度延展、向实处发力的重要内容。
柘荣政法委调研组走进企业解难题
活动开展以来,柘荣县委政法委发动广大政法干警走进企业车间、走进项目现场、走进建设一线,重点了解企业发展态势、生产经营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规划和目标,面对面、零距离倾听企业代表的心声,征求企业对政法各单位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针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厂房用地选址困难和法律需求难题,法律服务工作队通过法律解说、以案说法等方式,进行了细致地答疑解惑,帮助制定解决方案。据了解,自教育整顿启动以来,柘荣县政法干警累计走访刀剪企业70余家,帮助解决问题30个。
同时,该县还依托双城镇湄洋村警务室成立了刀剪产业园区警务室,专门办理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暂住人口登记问题;联合各企业保安组成园区治安联防工作队,对园区管辖的主要道路、重点企业进行治安巡逻,维持园区治安秩序良好。
柘荣县委政法委还组建刀剪园区社会治理联盟,四大组织全力保障,四项机制运行动作,制定13项服务发展举措,延伸司法服务职能;设立调解工作室,及时收集反映情况,随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由企业分析、汇报当月矛盾情况和调处情况。“要不是政法部门帮助协调解决产房用地,我的企业到现在还不能正常生产。”在第一季度召开的例会上,该县鑫旺达刀剪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