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管理” 推进高质效办案 | 高质效检察履职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本网讯 最高检明确提出“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理念,确保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发展,蕉城区人民检察院结合未成年人犯罪新形势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要求,依托“金贝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深入践行最高人民检察院“三个管理”工作要求,聚焦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三个维度,推动未检工作从“程序性办结”向“实质性治愈”转变,以法治之力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推动业务管理创新
构建源头预防与系统治理新体系
风险预警前置 防微杜渐“治未病”
坚持问题导向,联合教育局、公安机关深挖案件背后根源,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排查出涉案失学辍学人员4人,协助转学、复学2人;排查出存在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年人94人,组织开展亲子法治共学课堂,促推家庭教育效果,有效预防犯罪。
整合检察职能 凝聚多元保护合力
立足检察办案,对涉及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开展治理监督。针对旅馆业、文身服务等行业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问题,全面综合履职,先后立案、办理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4件、民事检察案件4件。
引入社会支持 激发协同保护效能
落实《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协议》,引入专业司法社工,为涉罪涉案未成年人开展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和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为被害人提供心理辅导与帮扶。今年以来,先后为2名被害人开展心理辅导3次、社工帮教16次,并新增观护帮教基地2家、安排3名涉罪未成年人进入基地学习锻炼,积极构建“司法+社会”协同保护格局。
聚焦案件管理质效
打造全流程闭环保护链条
分级分类施策 实现精准矫治干预
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科学分级,针对性开展强制型、督促型、支持型、预防型家庭教育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5场次,对13户涉罪未成年人家庭量身定制“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数字赋能办案 提升线索发现质效
借助综治网格员力量和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优势,拓宽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发现渠道,搭建“强制报告制度数据监督”数据模型,助推线索摸排精细化、监督处置高效化。
优化办案机制 避免二次伤害
推进“一站式”办案机制建设,与公安机关联合成立心理救助中心,为被害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测试、疏导、治疗及危机干预等服务,先后开展心理咨询16次,指导被害人家庭12户,最大限度减少“次生伤害”。
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筑牢长效监督保障根基
建立终身档案 全程跟踪帮教成效
为涉罪未成年人建立“一对一”帮教档案,对其职业规划、品德培养等进行长期跟踪帮教和动态评估。对因经济原因辍学、监护人长期缺位等特殊人员,协调解决学费开支,引入心理干预,持续跟进帮教,帮助其顺利回归。
强化反向审视 提升办案质量水平
案件办理“回头看”,对2012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面自查,重点核查犯罪记录封存程序合规性及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协作衔接情况,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今年以来,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8人,提前介入案件8件,发出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5份,及时堵塞程序漏洞,规范司法流程。
创新制度机制 夯实未检工作基础
与司法行政机关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案件民事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确保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和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与公安机关共建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协作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推动未检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