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百姓心中的“解忧人”

2025-09-26 10:40作者:记者 黄歆宸来源:福建法治报

本网讯  从最初“单人单岗”的调解模式,发展至37名专职调解员、113名志愿者参与的综合性调解平台,宁德市“章芳孝调解工作室”正书写着基层法治建设的动人篇章——

 

作为宁德市人大代表、宁德市调解协会会长,章芳孝始终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打造了集调解、咨询、培训于一体的“章芳孝调解工作室”,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2016年8月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已从最初仅有一间简陋办公室、单人单岗的调解模式,发展成为拥有660平方米综合服务场地、9个调解小组、37名专职调解员,并吸纳113名志愿者参与的综合性调解平台,书写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动人篇章。

 

多元联动构建共治格局

 

章芳孝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将调解工作与履职尽责深度融合。他创新构建的“1+N”联动机制,以调解工作室为主体,联合人大、政协、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30余家单位共建“多元解纷联盟”,实现了“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的全覆盖。在这个过程中,章芳孝巧妙地将人大代表身份与调解工作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代表一委员”解纷模式。党代表在涉及政策执行的纠纷中协助解读政策,争取群众理解;人大代表在征地拆迁、公共设施建设等矛盾中代表群众发声,平衡各方利益;政协委员在行业纠纷中提供专业建议,促进公平协商。

 

这种多元联动机制的有效性在多个案例中得到充分验证。2023年5月,在区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工作室进一步升级成立宁德市蕉城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志愿者协会,会员达113人,包括专业调解员37人、法律顾问7人,并吸纳43名“两代表一委员”参与调解。这个协会由蕉城区司法局主导,定期开展民法典专题培训,提升调解员法律适用能力,确保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这种“专业调解员+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的调解团队构建,形成了更加完善的调解网络,真正实现了“进一扇门,解万般事”的服务承诺。

 

典型案例彰显法治温度

 

10年来,章芳孝调解工作室累计成功处置各类矛盾纠纷2748件,调解成功率达99.6%,诉前化解率达70%。工作室全面覆盖各类矛盾纠纷,包括公共纠纷、医患矛盾、劳资争议、噪音扰民、违建违装、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等多个领域。

 

300多面锦旗的背后,是章芳孝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是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更是群众对其调解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太尉宫土地权属纠纷是一个历时5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2023年12月,章芳孝调解工作室接到蕉城区委、区政府指派后,迅速组建13人临时处置小组,深入太尉宫,面对面交流,仔细询问争议地块的历史脉络。经过长达9个月零7天的不懈努力,最终在2024年11月2日促成双方就区域划界达成一致,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难题得以圆满解决。

 

农民工欠薪案展现了工作室高效办案的能力。来自四川、贵州等不同省份的14名农民工被施工方拖欠劳务费,工作室联合人社、司法部门,仅用7个小时就成功调解,为农民工追回“血汗钱”。宏桥花苑漏水纠纷是另一个典型案例,底层商户漏水问题长达九个月未能解决。工作室介入后,仅用十余天便成功推动解决,于2024年5月8日达成调解。“两代表一委员”的公信力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案例的成功调解,不仅解决了个案纠纷,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调解经验。工作室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总结提炼,汇编成《调解案例精析》,成为基层调解员的培训教材,为其他地区的调解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创新工作法广受赞誉

 

章芳孝调解工作室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体系。“三无三心三大”工作法是其中的精髓:“三无”即无处不在、无缝调处、无事方休;“三心”即热心、细心、恒心;“三大”即小调解铸就大安宁、小调解改善大民生、小调解缔造大幸福。同时,章芳孝还将茶道文化与调解融合,形成“六心工作法”(正义诚心、释理明心、品茗静心、促膝谈心、以情暖心、赢得民心)。这套方法富有文化底蕴,在实践中效果显著。例如通过“品茗静心”环节,让当事人情绪缓和,打开心门,最终达成共识。

 

这些创新方法和工作理念获得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2019年9月,时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郭声琨调研时称赞其“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2020年8月,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东川走访章芳孝调解工作室,对调解工作室工作予以充分肯定;2025年2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好勇充分肯定其“源头治理”成效;2025年7月,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省法学会会长黄海昆评价其“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章芳孝在基层调解工作近十年的坚守证明,法治的温度在于走入人心,治理的智慧在于扎根基层。从一人一室到多元共治,工作室以99.6%的调解成功率和群众的广泛信任,更是筑起了一座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这是一条用脚步丈量、用真情铺就的调解之路,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信、可学的“蕉城方案”。


编辑: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