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一线的“刀尖舞者”
记霞浦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陈振
本网讯 禁毒警察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因为他们的对手——毒贩,是最危险的罪犯。为了实现“扫清毒害、保卫平安”,他们长年奋战在与毒贩斗智斗勇的第一线。隐藏身份、卧底侦查、全天严密跟踪、与毒贩面对面搏斗,他们的故事比电影更精彩,也远比想象更危险。霞浦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陈振便是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人。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霞浦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聆听这位被誉为禁毒战线“刀尖上的舞者”讲述不一样的人生。
陈振(左二)与同事研究案情
令毒贩胆寒的缉毒先锋
记者见到陈振时,他刚从异地办案归来,脸上显得有些疲惫。
“这些年,虽然国家对于毒品的打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但在高额利益驱使下,仍有不少犯罪分子铤而走险,而且手段越来越隐蔽。这就需要我们比犯罪分子更有耐心、更有毅力。”陈振说。
也正是凭借这股子执着,在一次次与毒品犯罪斗争的过程中,陈振总能克敌制胜,给毒贩以沉重打击。
2017年,在办理一起涉毒案件时,陈振敏锐地发现该案很可能还存在上线人员。通过深挖,一个名叫刘某宾的贩毒犯罪嫌疑人慢慢浮出水面。但由于刘某宾具备极强的反侦查能力,前期的侦查中,陈振并未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今年1月2日,经过不断地经营,陈振终于获得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刘某宾将于当日下午从福州出发,前往宁德进行毒品交易。然而,除了出发的大致时间外,关于刘某宾此次交易的具体地点、所乘车辆,陈振一无所知。那么,是按兵不动等待更好时机,还是冲坚毁锐一举拿下毒贩?陈振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当晚10时许,通过技术侦查手段,陈振终于从海量视频中查找到刘某宾的车辆信息,并于2个小时后锁定其车辆位置。1月3日凌晨3时许,在掌握了刘某宾确切行踪的同时,陈振又得到一条重要情报,刘某宾有可能身藏枪支。可巨大的危险仍没有让陈振退缩,在进一步完善抓捕方案后,1月3日下午2时许,经过近24小时的布控蹲守,陈振在蕉城、东侨警方与特警支队的支援下,终于趁刘某宾不备将其抓捕归案,并缴获毒品6.5公斤、仿真枪一支,有力震慑了吸贩毒违法犯罪分子。
在陈振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仅今年该大队就破获涉毒案件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3人,破获一起部督案件、一起省督案件,缴获各类毒品近8公斤,缴获液态冰毒半成品50多公斤。“禁毒其实就是与毒品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角力过程。只有以大无畏精神与他们斗争到底,才可能肃清毒瘤,还一方安定。”陈振的话语铿锵有力。
铁骨铮铮的“工作狂人”
做禁毒民警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有时甚至连一个安稳的夜晚都是奢望。
5月17日深夜,一场抓捕行动在深山中展开。
霞浦县公安局经过一周的卧底摸排,在牙城深山中的一座水库坝附近发现了一处聚众吸毒窝点。经过周密部署,该局领导做出收网决定。
当日23时,陈振带领抓捕人员驱车前往涉毒窝点,为了确保抓捕行动更加隐秘,所有车辆绕道福鼎界内再前往目的地。在距离涉毒窝点6公里外,抓捕人员开始关灯行驶,并在3公里外下车徒步向窝点逼近。黑暗中,陈振和同事们经过3处悬崖峭壁登上山顶,随后悄无声息下滑到涉毒窝点附近。
18日,2时30分,一声令下,抓捕人员分为两组扑向窝点。一组快速占领有利位置,包围窝点;另一组迅速冲进窝点实施抓捕,当场抓获涉毒人员26名。
回到县公安局后,陈振与同事们又连夜展开突审。完成后续工作后,已是第二天中午。刚刚回到家,躺下歇一会,电话就又响起,新的案件出现,他必须回到队里了……
像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陈振已是习以为常。一出差就是十天半个月;为了盯梢,一熬一整晚,妻儿出门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在同事眼中,他是那个为了破案能够不眠不休的“工作狂”。
多年来,奋战在刑侦第一线,陈振身上像胃病、风湿这样的毛病不少。
“有一次抓捕吸毒人员,陈队风湿病犯了,走路都不利索。我们劝他在队里休息,他坚决不答应。结果,开始行动时,他冲在了最前面。”同事叶海斌回忆。
为了社会的安定稳定,陈振不辞辛劳。但对于自己的家庭,他坦言,亏欠了太多。
父亲生病住院期间,由于正在办理案件,他无法尽孝床前;女儿已升入小学五年级,他还未接过一次孩子,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至今连孩子的老师是男是女也说不上来。
上个月,为了圆孩子多年的旅游梦,他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带孩子去趟上海。
在请假之后的工作交接中,同事打趣他:“陈队长,转性啦,知道带孩子出门啦!”“那是,答应那么多年,总要兑现承诺吧!”陈振笑着说。
但就在打点好行装准备出行的前两天,陈振接到一个电话,经营多月的案件有了新的突破。这次,这位总是“言而无信”的父亲再次爽约了。
“没办法,工作为重。”他的愧疚之情写在脸上。
谆谆善诱的良师挚友
在打击毒品的行动中,他是令毒贩闻风丧胆的“活阎王”;而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他则是一位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好叔叔、好老师。
6月20日,在霞浦职业中专,即将毕业踏上社会的学生们迎来了在学校的最后一课。
这次讲课的老师不再是他们熟悉的人民教师,而是穿着警服的陈振。
“毒品易导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也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数据显示,吸毒者大多寿命较短,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15至20倍……”在课堂上,陈振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少认识,容易受到毒品侵害等特点,详细讲解了毒品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张张惊悚的照片,一组组震撼的数据,帮助学生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虽然缉毒工作很是繁忙,但像这样的讲座,陈振总会腾出时间,在霞浦的各个中小学不定期举行。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他们的教育尤为重要。在每所学校开辟宣传阵地、开设禁毒课堂,全方位普及禁毒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毒品预防意识。我们多教育一名学生,就有可能为以后减少一名吸毒者。”陈振说。
不仅是对孩子们的教育从小抓起,对于有前科的吸毒者,陈振也是努力挽救。溪南镇的吸毒人员刘强(化名)便是在陈振的帮助下戒除毒瘾回归正途。
刘强原本家境殷实,有份稳定的工作,后来因染上赌博恶习,欠下50多万元高利贷。巨额债务让他忍不住依赖毒品寻求解脱。因反复吸毒,刘强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责令社区戒毒。
刚到松城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站报到时,对生活已失去信心的刘强有些自暴自弃。为了帮助刘强,陈振牵头成立了帮教小组,讲人生、忆家庭、说责任,定期的谈心让刘强渐渐走出内心困境。但妻离子散的现实仍是他的一大心病。了解情况后,陈振多次上门为其争取到家人的谅解。家人的接纳、社会的关怀,让刘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随后,陈振还多方联系,帮助他争取到5万元贷款,用于发展养殖业。如今,刘强不仅成功戒断毒瘾,而且生活也逐步步入了正轨。
“这些年,陈队长始终如朋友般真诚地帮助我。如果没有他,就没有重获新生的我。”谈起陈振,刘强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