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检察院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群众需求最前沿
本网讯 近3年来,屏南县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事检察职能,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群众需求最前沿,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12起,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138万余元,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碰撞线索40余条,调阅民事卷宗200余卷,制发检察建议20余份,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9场次,用监督的精度、服务的温度和普法的广度,筑牢群众合法权益的法治屏障。
综合履职 守好司法“公平线”
屏南县检察院坚持系统观念,将监督视野覆盖民事诉讼活动全流程。从生效裁判的实体公正,到审判程序的规范运行,再到执行环节的权益实现,民事检察监督无处不在。尤其注重对内协同,加强刑事检察与民事检察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此前,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在办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办案人员敏锐发现,案件中涉及的钱款纠纷,当事人此前已通过编造虚假事由骗取民事生效判决,涉嫌虚假诉讼,于是第一时间将相关线索移送至民事检察部门。

屏南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在讨论案情
承办检察官通过调阅卷宗、多方询问当事人及案外人,并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后,最终认定该案判决确系通过虚假诉讼手段取得,遂依法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与此同时,检察官并未就案办案,而是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分别针对案件在审判程序、执行程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另行制发检察建议,通过一个案件发现多个问题,推动系统治理实现全方位监督效果。
部门联动 撑起维权“保护伞”
“这次多亏检察院帮忙,不然我们的血汗钱就打水漂了!”2024年春节前夕,11名农民工因被拖欠工资向屏南县人社局求助。屏南县检察院获悉后,立即指派检察干警介入,第一时间赶赴县人社局参与纠纷调处。面对农民工“向谁讨钱、怎么讨钱”的迷茫与焦虑,检察干警耐心安抚情绪,细致释法说理,并协助其申请法律援助。

屏南县检察院与县人社局会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作机制》,建立“支持起诉+劳动保障”联动机制
然而,调解在“到底欠多少钱”这一关键问题上陷入僵局,双方各执一词,且缺乏直接证据。为打破僵局,屏南县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听证员到场,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在会上,双方对欠薪数额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并经县法院司法确认,该纠纷得到妥善处理。
为建立保障农民工权益长效机制,屏南县检察院与县人社局会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作机制》,建立“支持起诉+劳动保障”联动机制。通过人社部门线索移送、检察官走访,将法律支持、证据支持、诉讼支持相结合,为农民工讨薪提供坚实保障。
多元普法 推动检察“看得见”
“通过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我深切感受到,县检察院正在充分运用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的美好生活。”在屏南县检察院举行的一次“检察开放日”活动座谈会上,屏南县政协委员杨永彬由衷感慨道。

屏南县检察院举办“‘典’亮生活,守护美好”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直有关单位代表、企业界代表走进检察机关
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屏南县检察院以此为契机,依托“检察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代表等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参观案件管理中心,“沉浸式”观摩检察听证会,“面对面”开展座谈交流,让社会各界直观感知民事检察工作的流程与成效。
普法宣传同样在路上。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屏南检察干警普法宣传的身影。他们围绕婚姻家庭、侵权赔偿、邻里纠纷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法条解读、互动答疑等形式,将民法典知识和民事检察职能送到群众“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