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福安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走深走实
本网讯 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福安市司法局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服务创新为关键、以机制优化为保障,推动村(社区)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转变,为基层治理治化注入法治动能。
聚才蓄力,建强“专业+乡土”服务队伍
“选优配强”是提升服务质效的首要环节。福安市司法局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优先选聘专业扎实、熟悉基层的法律服务人员,组建起由5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68名律师构成的骨干队伍,实现487个村(社区)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调解员+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机制,通过法治辅导、实务演练等方式,提升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形成“专业引领、乡土支撑”的人才梯队——专业力量负责法律解读、风险研判,乡土人才熟悉社情民意,两者互补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
精准下沉,构建“全域+实效”服务场景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福安市司法局聚焦基层痛点难点,构建“线上+线下”“坐班+走访”的立体服务网络。
村(社区)法律顾问在服务中心公开联系方式、律所地址,接受群众预约咨询、线上答疑及到所咨询等,仅去年,累计提供现场服务1800余次,其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业务指引1700余次,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解“法结”。
围绕征地拆迁、赡养继承、婚姻家事等热点问题,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和以案释法活动,用身边事讲清身边法;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精准法律意见。如湾坞镇寒洋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龙珠村店铺租赁合同纠纷等,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协助矛盾纠纷圆满解决。
2024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助力化解30余起纠纷,让化解过程“有法有理有情”。同时,主动介入村(社区)重大事务,如为溪潭镇马山村安置房建设、城南街道莲池社区改造等项目协议审核、履约监督,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
提质增效,筑牢“规范+赋能”长效机制
“重实效”需靠机制护航,而科学考核是撬动服务质效的关键支点。近年来,福安市司法局在“日常督查+年度评估”基础上,创新构建“四级联动”考核体系,以“律师个人自评、村居(社区)点评、司法所初评、司法局复核评审”全链条管理,压实服务责任。
福安市司法局围绕年度服务次数、法律咨询响应、纠纷化解成效、村规民约修订数量等核心指标,梳理服务日志并附相关材料,确保履职可追溯。同时,福安市司法局复核注重“全域统筹”,汇总前三环节结果,结合年度专项督查、随机抽查形成最终意见。
通过走访乡镇、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服务问卷掌握实情,今年上半年,全市22个乡镇均召开相关座谈会,发放问卷480余份,满意度达98.5%,针对性改进措施让“服务实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