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济辉:奏出援藏新乐章
本网讯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昌都,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之地,也是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重要孕育地。这里山高路险,位于横断山脉与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激流切割处,素有“阿里最远、那曲最高、昌都最险”之说。
2025年5月,受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派,柘荣县人民法院干警袁济辉跨越山海,从福建龙溪之畔来到西藏玉曲河岸,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援藏之旅。当飞机降落到海拔4400米的昌都邦达机场时,袁济辉立刻感受到了高寒缺氧的威力,寒风凛冽,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胸闷、头疼、消化不良、失眠等不适症状随之而来,直到第二周才有所缓解。尽管身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袁济辉深知援藏使命的重量,稍作调整便迅速投入到工作筹备中。他主动查阅左贡县的地域概况、人文特色与法院工作资料,一步步走进这片充满韧性的土地。
左贡,藏语意为“犏(耕)牛背”,地处昌都市东南部,怒江、澜沧江、玉曲河呈“川”字形穿境而过,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在袁济辉眼中,左贡不仅有着踏实肯干的“犏牛”精神,其左字更代表着改革创新与振兴奋进。当他在左贡法院荣誉室看到“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等众多荣誉时,“援藏为了什么?在藏做些什么?离藏留下什么?”的 “援藏三问”再次涌上心头。
一次偶然,袁济辉在整理资料时看到关于宁德发展历程的报道。20世纪80年代,宁德曾因“老、少、边、岛、贫”被称为“闽东老九”,发展之路困难重重。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宁德任地委书记,他深入调研,建立“四下基层”制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带领闽东百姓脱贫致富,实现了从贫困到发展的华丽转身。
看着这些报道,袁济辉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左贡与曾经的宁德有着相似之处,都面临着自然条件艰苦、发展基础薄弱等挑战。而宁德能够凭借着独特的精神理念和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功,左贡也一定可以。作为土生土长的闽东干部,他有责任、有义务将“闽东精神”带到左贡,让这朵精神之花在雪域高原绽放,助力左贡法院在现有荣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也为左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左贡法院,袁济辉挂任院长助理一职,主要协助院长处理日常事务。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的同时,他还积极与左贡法院的同事交流分享经验。他深入左贡法院的各个庭室,了解案件审理情况,与当地法官探讨疑难案件。他发现,左贡法院在处理涉及民族特色和地方习俗的案件时有独特的经验和做法,也意识到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左贡法院还有提升空间。
2025年7月初,县里布置了一项重大安保任务,全院干警几乎尽数出动,只有袁济辉和左贡法院院长张未来在家值守。彼时,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的当事人来到法院调解,由于一方为汉族一方为藏族,语言障碍成了三方沟通的最大难题,场面一度陷入僵局。好在有藏族同事电话实时翻译,纠纷才得以成功化解。
“语言关”成了横亘在袁济辉与藏族群众之间的一道难关,加之到藏时间短,对左贡县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袁济辉在工作中难免有些缩手缩脚。面对难题,他深知生搬硬套福建法院的既有经验必然会“水土不服”,唯有立足本土实际,大胆创新,才能打开局面。
“不错啊小袁,我来左贡两年多了,有的乡镇还没去过,你倒好,不到半年就都走遍啦!”这是左贡法院尼玛副院长所述原话。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袁济辉利用案件办理、政策宣讲等机会深入左贡县10乡镇开展调研。在左贡法院原有的十乡镇法官工作室基础上,紧密结合昌都中院党组“六个强化、六个新气象”任务目标,引入闽东法院诉非联动工作机制,做实“分调裁审”,提升先行调解质效。今年8月,西藏自治区多家单位联合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昌都两级法院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在执行局,他发现原有的财产申报表内容笼统,当事人在填写时总是无从下手,为减轻当事人的负担,便大胆尝试引入厦门法院成熟经验,通过汉藏双语推广要素式“财产调查两表”,将执行线索提供从“问答题”转变为“选择题”,打响了昌都法院专项行动的“第一枪”。
除了专注于审判质效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袁济辉还将目光投向法治文化的传播与培育。西藏民族大学是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1993年学校开设法学专业,开创了西藏社会主义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先河。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在袁济辉的牵头下,左贡法院和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以“搭建2个平台、开展3项合作、创新2种机制”为合作内容,签订了“法学领域合作框架协议”。此外,他还积极投身法学学术研究,撰写的1篇论文获“西部调解论坛”三等奖,1篇文章获得国家法官学院成立40周年征文三等奖,1篇论文刊登于宁德中院《闽东审判》,为左贡法院的学术研究和审判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昌都解放75周年。作为第三批中国法官文学联合会会员,袁济辉在工作之余还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获得左贡县“辉煌六十年、奋进新西藏”藏汉双语朗诵一等奖、左贡县“迎大庆、颂党恩、共奋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红歌比赛二等奖等赛事荣誉,主持并参加昌都法院文艺汇演活动。
左贡的草绿了又黄,东达山垭口又一次覆上了白雪。如今,袁济辉的援藏工作接近尾声,他带着“闽东精神”而来,而怒江河谷的激流、藏族同胞的淳朴以及国徽在雪域高原闪耀的光芒,已在他精神版图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印记告诉他,真正的法治信仰须在援藏的使命担当中践行,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淬炼。未来,他仍会秉持着犏牛般的坚韧,在闽东的大地上以法为犁,耕耘公平正义的青稞田野。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