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向上向善”之心守护高墙内外 ——记宁德监狱特勤中队副中队长汪导海
本网讯 在宁德监狱的高墙内,他有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总能从细微处发现隐患,是筑牢安全防线的“监管尖兵”;在寻常巷陌中,他总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坚实的臂膀托起生命希望,是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从警13年来,宁德监狱特勤中队副中队长汪导海扎根基层,把平凡岗位当作奉献舞台,用坚守与担当诠释新时代监狱民警的初心与使命。

警务实战的教导者
2012年,汪导海投身监狱工作,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一守就是10余载。多年来,他深耕警务实战领域,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责任心,逐步成长为监狱系统的业务骨干。
2019年,汪导海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入选省监狱管理局教官团队,同年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他巧妙地将法律知识融入执法教学,让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相得益彰。2020年,他获得全省监狱战术教官资格证,结合丰富的一线经验不断打磨教学内容,为监狱、戒毒、法院等多个系统授课,逐渐成长为跨系统教学骨干。
2024年起,汪导海的教学足迹延伸至陕西、江西两省监狱系统。他带着福建监狱工作的宝贵经验,为两省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参考。在备战“砺剑——2025”警务技能大比武期间,汪导海身兼教练员与运动员双重角色,两个月内减重近20斤。他不仅亲自制定训练方案,组织对抗演练,最终带领团队获得警械技能及协同处置项目全省第3名的优异成绩。
谈及未来,汪导海目光坚定:“要持续提升警务技能战术,培养更多精法律、能实战、敢担当的接班人,让人民警察守护安全的脚步更稳更远。”
多想一步的守护者
在监狱安全管理中,汪导海始终秉持“挖深一层、防住未来”的工作理念。在一次日常巡逻中,他在亲情电话室发现一名服刑人员行为异常:手部频繁触碰设备,动作遮掩、眼神闪躲。多年积累的经验让他瞬间警觉,当即依规暂停视频会见。
事后检查证实,该服刑人员试图通过设备浏览网页,若未及时制止,极有可能引发串供、违规联络等重大监管过失。汪导海第一时间控制现场、固定证据,事后还连夜撰写《亲情帮教设备管控漏洞分析报告》,详细指出现有流程的薄弱环节,创造性提出“分区域安检+智能探测仪升级”的解决方案。
起初,部分同事认为“制止即可”,不必大动干戈。但汪导海坚持认为,只有从制度和技术上双重加固,才能真正消除隐患。后来,汪导海的建议被采纳并推广,随着新设备的落地使用,他的同事真正读懂这份“多想一步”的责任心——既守住当下安全,更为监狱织密长效“防护网”。
生命希望的托举者
汪导海在一次返乡探亲期间,在江西鄱阳县偶遇一场突发车祸:一辆农用车为避让迎面出现的货车,从圩坝翻滚至10余米下的坝脚,车内一家四口被困,生死未卜。
危急关头,汪导海毫不犹豫冲至现场,用肩膀扛起摇摇欲坠的车身,救出昏迷的一家四口。确认伤者得到妥善安置后,他默默返程上班,对救人之事只字未提。直到一面印着“英勇无畏,奋不顾身”字样的锦旗送到单位,同事才知晓这位低调青年的壮举。
“他平常就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做这样的事,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同事的一番话,道出汪导海日常的奉献与坚守。从警以来,他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在早晚高峰协助疏导交通,还经常去孤儿院、敬老院送温暖。这些默默付出,成了他胸前最温暖的“勋章”。
13载从警路,汪导海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嘉奖、宁德市“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公务员等荣誉。汪导海用专业守护平安,用坚守诠释忠诚,用肩膀扛起责任,成为同事眼中的标杆、群众心中的平凡英雄。他的故事印证:真正的榜样,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日复一日的坚守、关键时刻的担当,以及永远向上向善的初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