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有你,是我们村的福气!”

2020-07-29 00:02作者:2017-4-11 黄锡顺 何来源:

    本网讯  “有这样的驻村干部是我们村的福气,这样的干部我们希望多来几个!”日前,记者在福安市溪柄镇东坪村采访时,村民们纷纷赞叹:“李干部来了之后,生产发展了,路灯变多了,路也修缮了,真是好啊!

 

        201611月底,虽已初冬时节,依山傍水而建的东坪村依旧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村民们口中的“李干部”——福安市检察院干警李志良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来到东坪村,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驻村蹲点。

 

    东坪村是福安市溪柄镇畲族聚居村,位于闽东著名的柏柱洋红色旅游区东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东坪村的丰富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的开发,已成为柏柱洋红色旅游景区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但是,村民们搭圈养猪的习惯使当地环境受到污染,还使该村的旅游产业受到一定的冲击。

 

      “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李志良和村两委成员探讨后,下定了决心。经过反复的考察,他发现该村耕地虽少,但却有面积相当大的山地。考虑到当前政府有拆除猪圈每平方米补贴100元的政策,他认为这正是动员村民主动拆除猪圈并且转型发展农业种植的好时机。于是,一个思路在他的脑海中慢慢形成:让村民在山地上种植农作物提高经济收入以取代养猪的收益。

 

       但是山地贫瘠,种植何种农作物才有好效益呢?这又成了困扰李志良的另一个难题。

 

       为解决这个难题,新春伊始,身为军转干部的李志良本着雷厉风行的一贯作风,积极发动并协助村干部向宁德市农业研究所寻求帮助,最后在该所的帮助下联系到了福建省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曾维源教授(高级农艺师)。经过曾教授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该村地理环境适合种植菌类作物,遂决定在该村种植羊肚菌、竹荪、茶树菇等。

 

      但是空口无凭,村民们并不愿意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种植菌类作物。为此,村干部只好动员部分村民带头进行试种,让村民能够眼见为实。经过短时间的培育,菌类作物生长初见成效。随后该村村民在镇、村干部的指导下,主动拆除猪圈,纷纷投身于菌类作物的种植。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提起这一切,一些村民既羞愧又感激地说:“一开始我们都不信任李干部,也不愿尝试,没想到如今这些菌类作物长得这么好,我们得感谢他啊!

 

       如今,夜晚走在东坪村中的道路上,悠闲散步,抬头望月亮、数星星,这一切都显得这么美好。但这一幕景象也多亏了李志良的努力。

 

       驻村不久,李志良就发现东坪村路灯太少,村民夜间出行时,有些道路都看不清,只能摸黑前行,或打着手电筒,十分不便。经过李志良的多方奔走,夜晚的村道终于亮堂堂了。他还积极争取资金,建起了村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村民业余生活。如今,李志良与村民的关系更贴近了,村民遇到疑难问题都愿意找他商量解决。

 

      去年,李志良所驻守的下白石镇章岭村因台风来袭,村中道路受到损毁,影响村民出行。李志良多方奔波,争取到40多万元的修缮款,使台风所损毁的村中道路得到及时修复。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李志良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知群众情、解群众难、暖群众心。乡亲们说,李志良尽心尽力为民谋福祉所做的一切,他们都记在心里。

编辑: